目前医学上已经明确,出生时有早产、难产、窒息、黄疸等情况的孩子都属于脑瘫高危儿。所谓的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一月内,小儿大脑未发育成熟之前各种因素造成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引起非进行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综合征。而当这些高危因素的孩子出现以下所述任何1项就要看医生。
1、过度激惹:3个月以内的婴儿易惊、哭闹不止、入睡困难、拥抱反射增强。
2、喂养困难:3个月以内的婴儿喂乳和饮水容易呛、进食困难,流涎,频繁吐沫、体重不增。
3、握拳:一般生后3个月可握拳不张开,4个月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
4、婴儿5个月以后看见物体不会伸手去抓。
5、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脑瘫患儿常表情淡漠或皱眉苦脸的样子。
6、3个月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立;6-8个月不会不能盘腿坐稳。
7、抱起直立时两脚交叉迈步,脚尖着地。或3个月抱起时尚无站立或迈步动作。
8、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
9、四肢僵硬。
家长可粗略地依据上述表现,尽早地判断,医院就诊,做到脑瘫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们曾接诊过来一个2岁多的脑瘫患儿,原因是孩子经常抽搐而且走路一直不稳,后经一系列检查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脑瘫,联想到孩子一些“很难带”的经历和医生的对病症的描述,父母为没有带孩子早点就医而后悔不已。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孩子发育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异常,以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1岁之前就已经得到早期确诊的脑瘫患儿来说,则可以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加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康复训练这样的康复治疗途径,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康复训练时应着重于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发育,以预防肢体的挛缩和畸形,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育。
如针对痉挛型单侧偏瘫患儿的上肢来说,应抑制肩胛及骨盆的后缩、上肢屈曲内收、屈腕屈指,促进肩胛及骨盆的前挺、上肢的伸直外展、伸腕伸指。在进行这种早期康复训练医院进行彻底的检查,充分掌握患儿病情的基本情况,如果发现患儿的某个关节出现脱臼现象或其它不适于康复治疗的病变,不要冒然施行这些康复训练动作,以免对患儿造成损伤。
在康复训练坚持到一定阶段时则需要配合手术治疗,尤其是发病率最高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要降低其过高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必须在2.5岁至6岁期间,依靠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来达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改善功能创造条件。
如果患儿术前具有一定功能(即具有独立行走和下蹲起立功能),肌力接近于正常的患者,其术后的功能改善较为满意。对于术后仍不能独立行走能力的患者,因肌张力和痉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原有症状行到明显的缓解,对于患儿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也有一定的意义。
尽管小儿脑瘫是一种终身性残疾,但患儿如果能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则病情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父母平时应密切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