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有着异于成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体质特点,冬季是用膏方调理的好季节,可以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衡。儿童膏方的使用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体质的宝宝针对性开出个体化的方药。 什么是膏方呢? 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古老的方剂剂型之一,秉承中医“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的思想,有着预防与治疗作用的中医特色保健品。膏方是将中药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熬制膏方需要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工序。 儿童膏方与传统中药对比有哪些优点? 第一:治疗全面。 膏方往往需要20-40味中药,治疗更为全面。 第二:口感好。 膏方加入了一定量的辅料(如冰糖、蜂蜜、饴糖等),故口感较好。另外,由于特殊的熬制浓缩,使每次的服药量降至25-30毫升,因此,更适合孩子们使用。 第三:作用持久。 膏方用于调补的药物虽多,但折算到每天的剂量并不大。开一次膏方,大约可以服用1-2月,持续时间可以达半年左右,与传统中药相比,其调补“后劲”更足。 哪些宝宝可以服用膏方? 膏方调理要有针对性。一般正常的健康宝宝不需要膏方调理,代谢紊乱、肥胖儿、性早熟、3岁以下等患儿一般不使用膏方治疗。只有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疾病患儿在疾病缓解时,及时服用膏方调理有助于提高患儿体质,才需进补。常见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膏方调理。 1、反复呼吸道感染 包括经常感冒咳嗽或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等疾病。平时经常出虚汗,食欲差,形体消瘦,生长缓慢,当病情稳定后可以用中药膏方调理。中医称之为补气固表,养血疏风,以增加抵抗力,预防反复感冒。 2、支气管哮喘 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皮肤湿疹瘙痒的过敏性体质患儿,尤其是哮喘反复发作后处在缓解期间的宝宝,可适当用膏方调治1至2个月,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抗过敏能力,减轻气道的反应,从而预防哮喘的发作。 3、生长发育迟缓 形体瘦削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等。这类孩子每年身长增高不足4厘米,面色萎黄,肌肤干燥,颜面部有白斑,这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有关,因此要补肾壮骨、健脾养胃,以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4、遗尿症 5岁以后遗尿症患儿。中医诊断为“肾关不固”的这类小孩,也可以用膏方缓调身体,一般待体质强壮后,小便就能自控了。 5、其他疾病 如长期厌食、消化不良,慢性泄泻、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肾病、多动症等疾病的恢复期,机体发育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的患儿,由于脏腑虚弱,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给予调理患儿脏腑虚弱,达到强壮身体、促进小儿健康生长的目的。 儿童服用膏方有何讲究? 儿童冬令膏方一般在每年立冬至立春之间服用,补益较强类膏方建议冬至前一周开始给儿童服用,即平均在12月15日左右开始起服,共服用30-60天,通常连续吃膏方3年效果较佳。膏方因为加入了冰糖等物质调制口味,儿童比较爱吃,冲服也方便。只要在每天早上起床后用沸水泡一杯就可以给儿童吃了,空腹下服食膏方吸收效果最佳,同时还可以吃点干点心作为早餐。服用膏方的第一周,最好每天空腹给儿童服用一次,以利于药物吸收,同时,让儿童对膏方有个适应过程。一周后可改为每日早晨空腹和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每次1袋用少量开水冲调。 服用膏方有哪些注意事项? 服用膏方期间,儿童需要忌口,辛辣、甜腻、油腻油炸类食品要尽量少食用,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以及有较强的刺激性,会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此外,服膏方时不宜饮浓茶和咖啡,也不能同时喝牛奶。个别儿童服用膏方后可能出现鼻腔出血,便秘等症状,可以采用减半用量、延长服用时间等办法解决上述症状。 特色膏方介绍 1.小儿健脾膏 适用于:儿童脾虚证——主要表现为长期厌食、身体消瘦、发育迟缓、面色萎黄、贫血头晕、大便溏稀等。 小儿脾常不足,因脾胃薄弱,若饮食不节,寒温失调,过饥过饱等易引起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脾胃病,如:食积、厌食、慢性泄泻、疳积,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膏方中加入苍术、陈皮、山楂、鸡内金、茯苓等中药以达到健脾助运,理气畅中的目的,做到补中有消,消中进补。 2.防喘膏 适用于:儿童肺脾肾不足——平时反复咳嗽、气喘,哮喘,既往有反复喘息病史。 哮喘患儿本有宿根,兼有过敏性鼻炎、咽炎、皮炎、湿疹等顽症,反复发病,难以治愈。夏季“三伏贴”穴位敷贴,增强免疫功能,可防止秋冬发病。冬季“三九贴”配用益气补肺固卫、健脾化痰通络、滋肾温阳纳气的中药制成“防喘膏”,肺脾肾三脏同治,调理体质,固本培元。如此周期性防治可获良效。 3.小儿加味琼玉膏(防感膏) 适用于:儿童肺气虚——平时易感冒、多汗、容易呼吸道感染发作、过敏性疾病等患儿。 小儿肺脏娇嫩,腠理(毛孔)疏松,易受邪气侵袭而出现咳嗽、感冒、自汗,甚至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症。病发时建议先用汤剂中药宣肺止咳、解表祛邪等;症情好转后,选用补气固卫、润肺健脾的防感膏,使肺脾气盛,表固汗减,痰浊不生,可预防外邪侵入。冬季配置益气补肺健脾、活血祛风通鼻窍的膏方,可扶正御邪,增强体质,标本同治。 本期特邀医师 杨涛 副主任中医师 副主任中医师,硕士学历,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硕士毕业,同年在江医院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医院中医儿科规培生导师。江西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参与全国中医儿科治未病早期调研工作。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参与省教育厅及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发表国家及省级期刊数篇。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咳嗽、哮喘、腹泻、营养不良、多动症、抽动症及过敏性紫癜、小儿脑性瘫痪等有深入研究,临床有针灸与中药并重、药食同用的特色,尤其擅长小儿体质调理、治未病。 热爱中医,爱岗敬业,注重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践,曾两次荣获江西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年获井冈山大学“优秀实习带教老师”荣誉。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下午(总院) 周三下午(红谷滩分院) 儿科简介 江医院儿科自建立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现为江西省重点特色专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科室。 小儿保健推拿功效 健脾益智、培元助长、补肺固本、安神宁心、眼鼻保健等。 优势病种 小儿脑瘫、小儿面瘫、过敏性紫癜、多动症、抽动障碍、斜颈、夜啼、夏季热、脑炎后遗症、发热、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腹泻、疳积、腹痛;遗尿、性早熟、扁桃体炎,汗病等。 联系 往期回顾编辑:钟世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江医院调研 心绞痛发作怎么办?了解这些知识,及时自救! 街头按摩椅不是谁都能坐!看看骨科专家怎么说..... 用爱温暖患者,用康复守护生命!康复一科门诊正式启动啦~~ 易筋经教学示范,感受中医文化,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