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是有轻微脑损伤的患儿

发布时间:2015-1-19

中枢性协调障碍的概念是有轻微脑损伤的患儿,还达不到脑瘫的标准,但有发展成脑瘫的可能

误区1:脑瘫被误诊为“缺钙”

专家表示,脑瘫误诊为“缺钙”是最常见的脑损伤的孩子往往存在钙磷代谢障碍,所以脑瘫合并“缺钙”是很常见的但基层医生由于对这个病不了解,或没有做神经系统的检查,只看到“缺钙”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考虑到根本原因孩子如果是单纯缺钙,表现应当是多汗、易惊、枕后秃、肋缘外翻等,不应有肌肉紧张、四肢发硬不灵活和异常姿势等

3岁的小宝一两年前便被诊断为脑瘫,一家人天天打听有什么好药物、好方法专家指出,脑瘫的治疗主要是综合康复治疗,一般以运动康复即功能训练、推拿按摩为主,配合针灸、理疗、药物、语言、教育等方法,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中药等仅在早期有一定作用在国外,脑瘫治疗很少用药,主要是运动康复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治好该病,所以千万不要相信有什么灵丹妙药

误区2:家人不信自己孩子有病

专家认为,这个孩子很可惜,如果第一次就诊时开始治疗,这个时候可能已完全恢复了现在治疗即使能康复,时间要花得更长,难度也增大了,还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这种抱侥幸心理的病例很多其实,只要有早产、低体重、黄疸、难产、窒息这类高危因素,运动发育落后的同时,又伴有头后仰、拳头伸不开、肢体发硬等神经发育异常,一般就可判断为脑损伤(:石衣)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许多家长因缺乏育儿知识,总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病,等来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康复期所以,作为父母,应当了解正常孩子的运动发育月龄如3个月的孩子头能竖直,4个月左右能翻身,5个月能伸手抓东西,6到7个月能直腰坐,8个月会爬等家长可将自己的孩子与周围的孩子做比较,定期找专业儿科医生评价孩子运动发育情况

专家指出,有不少人在对待脑瘫患儿上有一些认识误区,结果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影响

南南是个早产双胞胎儿,出生时才两公斤,体重更低的弟弟当时就死了他5个月时,因脖子软,抬头不稳,到医院看病医生明确告诉他父母,南南有早产、低体重(出生时体重2.5公斤以下为低体重)这类高危因素,加上目前的症状,可能是脑瘫,要抓紧时间治南南的父母则认为,孩子早产,比别的孩子弱,等长长再看到了10个月,南南还不会坐,父母才急了,带他来看病然而,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4:评价不准 过度诊断

误区5:麻痹大意 侥幸等待

误区3:相信灵丹妙药

专家称,孩子出生6个月以内有轻微脑损伤表现,有的可自行恢复,不能轻易下脑瘫结论所以,诊断脑瘫一定要多找几家大医院,不要听信一家医院一个医生的诊断,经专家进行系统的评估后才能确诊

专家提醒:重视痉挛性脑瘫 避免走入诊疗误区

痉挛性脑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统计资料,我国每1000个孩子中大约有2.7个是脑瘫儿专家表示,脑瘫的孩子要注意及时检查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会造成终身残疾,需要引起重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jbzz/63.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