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大肌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25

                                臀大肌对痉挛型脑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痉挛型脑瘫占小儿脑瘫的60%~70%,此类患儿肌张力增高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常有固定模式,分离运动难以出现,步行产生错误代偿运动。脑瘫患儿躯干、骨盆稳定性差,影响其运动能力,特别是痉挛型患儿出现骨盆周围肌肉和髋关节屈肌痉挛,影响臀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同时收缩并停滞处于低紧张状态,影响患者站立和步行,呈现固有模式:站立时躯干前倾,骨盆后倾,髋关节屈曲,膝关节过伸,足尖着地;步行时前后重心转移不充分,支撑侧髋关节伸展和摆动侧髋关节屈曲不充分,迈步出现严重的代偿运动,体干向侧方倾斜,躯干侧弯度数加大部肌肉和躯干摆动完成迈步动作,为防止向前倾倒患儿会足尖先着地,步行过程中躯干左右摇晃的幅度加大,支撑相平衡能力差,难以维持平衡,步行非常吃力。

          

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治疗师可能忽视了髂腰肌牵拉和臀大肌、臀中肌的肌力训练,致患者站立姿势异常,难以完成步行。此类脑瘫患儿应首先进行躯干和骨盆的稳定性训练,再牵拉髂腰肌,加大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以促进髋关节伸展,提高站立位平衡功能。

          

骨盆控制训练:仰卧位搭桥运动;坐位前后左右移动身体重心训练;双足立位骨盆左右倾斜和向前一侧下肢负荷体重,另一侧迈步训练;一定基础后加大训练难度,由稳定状态下训练改为不稳定状态下训练,双足或单足放置在Bobath球上,治疗师在旁边保护患者但不控制Bobath球,患者双足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抑制髋关节周围肌群张力和异常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肌力训练。①牵拉髂腰肌:患儿俯卧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臀部,另一手伸到患儿大腿前侧垂直向上牵拉,维持10min左右。②臀大肌肌力训练:患儿侧卧位,训练侧下肢在上,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髂前上棘,另一手握其膝关节,嘱患儿完成后伸动作,注意髋关节充分后伸;俯卧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臀部,防止患儿撅屁股,另一手在其膝关节前方给予适量辅助,嘱其向上抬,完成髋关节后伸。③臀中肌肌力训练:仰卧位下肢伸展,嘱患儿下肢抬离床面做外展运动;侧卧位,训练侧下肢在上,下肢伸展,完成上抬动作。以上肌力训练每次完成2~3组,每组10~15遍,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阻力,进行抗阻练习,每次完成次数、组数及阻力大小依患儿情况酌情增减。临床可将骨盆控制训练分为两个步骤:着重于髋关节向各方向主动运动的控制及身体其他部分的协调训练,即对患儿进行骨盆控制训练,神经促进技术的骨盆训练动作诱发和加强骨盆周围肌肉运动,改善身体两侧的平衡能力。在抑制下肢异常模式的基础上重点锻炼臀周尤其是臀大肌、臀中肌的肌力,即进行髋周肌群的肌力训练,强化骨盆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正常人体站立时身体重心正好在骨盆上,维持稳定的站立平衡要有充分的躯干肌、下肢肌力及骨盆稳定性,独立步行需负重、迈步及平衡三要素的有机结合。稳定骨盆能力为下肢功能动作做准备,近端稳定性有利于四肢分离运动完成。脑瘫患儿躯干、骨盆稳定性差,尤其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患儿需进行骨盆稳定性控制能力训练,后期加强对臀大肌、臀中肌肌力训练,促进髋关节伸展,增强核心稳定性,可显著缩短训练时间,提高患儿步行能力。

                    

功能神经外科简介

重庆医科大医院,围绕“三瘫一截”主业务倾力打造的核心科室—功能神经外科,是重庆医科大医院在落实“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思路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成立的功能神经外科下设功能神经外科病区、康复病区及综合办公室,分别围绕手术、康复、救助事务及拓展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展开工作。将通过完善的手术、康复的综合治疗体系,依托上海医院孙成彦教授的技术支持及重庆医科大医院现有的先进康复技术及设备服务于更多的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及脑瘫患者。

Rehabilitation∣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出名
北京治疗脸部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lff/155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