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来看,我们发现近80%的脑瘫患儿是可以接受手术治疗的,但是在这儿要强调一点,脑瘫的科学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只依靠某一种单一的手段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法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 脑瘫早期治疗的重点 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脑瘫儿童的家人往往浪费了很多金钱,也没有找到正确的治疗途径,更可惜的是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提醒家长,对治疗的全过程提出正确的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并选择最佳的治疗途径,更好地把握手术时机。
正确诊断脑瘫之后,我们就应该立即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早期治疗,早期主要以康复训练为主,亦可以应用一些药物治疗。家长对婴儿的积极训练可以促进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应该为脑瘫康复的主要手段。
同时因为婴幼儿运动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如果在早期即发现脑瘫儿童的运动异常,早期加以纠正,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在早期就按照小儿运动发育规律,及时对脑瘫儿童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循序渐进地促使他们产生正确运动。 如 如何把握手术治疗脑瘫的最佳时机 如果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稳定时,我们就应尽早地进行外科干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儿童的痉挛的肌肉难以和骨骼的生长同步,便会形成各种进行性畸形。及时在康复训练地基础上对脑瘫儿童进行手术干预,可以避免畸形的发展直至造成过重的残疾,任何主观与客观因素导致手术时机的延误都将给患儿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比如痉挛型脑瘫,目前国内外脑瘫外科学界专家均主张在2.5岁左右就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解除痉挛手术(FSPR)治疗,矫形手术(包括各种术式的肌腱延长术和肌腱切断术等),但是后者一定要在充分解除痉挛的前提下分期进行,否则不可避免痉挛的复发,长期疗效不佳,使手术失败,还会使人们对手术疗效产生怀疑,不愿意接受手术,增加开展工作的难度。 手术实际效果 常医生从年开展手术至今,已经成功进行脑瘫各类手术余台,手术效果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上个月我们中心接诊了一位4岁多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小姑娘因为疾病所致,该名患儿两腿肌肉萎缩,肌张力高,双脚尖足,几乎迈不开步,还伴有一定的视力障碍,假如采用以往的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不仅创伤大,而且容易误伤健康神经。
这次我们采用内窥镜辅助下行FSPR术,在多导联电生理的监测作用下,应用术中连续记录肢体多块肌肉的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使手术更具有科学客观的依据,避免了经验性手术,主观因素决定切除后根比例的失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疗效,使肌张力得到全面的下降,并改善平衡功能。这种方法对于了解神经供干和变异情况更准确了,因此对患者来说,切口缩小了,术后效果更好了。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脑瘫的孩子逐渐增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千分之四的脑瘫孩子出现。这部分脑瘫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不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痉挛型脑瘫是发病最高的一种,患儿走路时会呈现典型的踮脚尖、剪刀步及脚跟不着地的症状,此外,其四肢僵硬也十分明显。 痉挛型脑瘫治疗原则 对于痉挛型脑瘫的治疗,就必须坚持一个手术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片面强调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一劳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观,不科学的。脑瘫是有办法治疗的,要有积极的态度,不要悲观失望,丧失信心,造成终生的遗憾。关键在于不同的阶段采取最适合的方法介入,才能收到最佳的疗效。
目前我们所运用的FSPR脑瘫手术就是通过对脑瘫患者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痉挛肌肉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可以长期、稳定、彻底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手术对于痉挛型脑瘫最为适合。
一般在说,在痉挛型脑瘫患者2岁半的时候就可以做FSPR手术,早做手术对于痉挛型脑瘫孩子来说效果会更加理想,这类患者智力都没有大的问题,做完手术以后可以很好的配合家长做家庭康复,效果相当理想。 重要性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最后要重申脑瘫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因为对脑瘫患儿来说,俯卧抬腿动作能力提高是髋膝关节伸展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下蹲站立动作能力提高是膝伸展和踝屈伸的肌群控制能力和肌力增加的结果。所以在手术解除痉挛及降低肌张力后,及时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增强肌力、肌群协调及整体控制力。
例如,痉挛型脑瘫患者接受FSPR手术之后的前5个星期是术后康复的重要阶段,此时应根据患儿功能障碍的类型及潜在能力的大小,选择正确的、患儿能在帮助下完成的项目,并在其熟练掌握后再制订下一步计划,也可交叉进行,反复进行后达到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