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专家团队”医院管理局统一部署,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17家医院个知名专家团队可开展院内层级诊疗服务。
医院继首批4支知名专家团队试点服务满两年后,重棒推出“高宝勤教授小儿神经科知名专家团队”,引导患者按需就医,深度探索院内层级转诊制度新模式,同时更加方便了广大癫痫患儿就医。
知名专家团队运转机制
首诊患者不再直接挂知名专家个人号,改为挂团队号就诊。团队号原则上不限号,患者就诊时,需由初诊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转诊专家。对于病情诊断不明或疑难重症患者,需要专家诊断的,门诊医师将为患者直接预约本团队知名专家号源,同时,团队知名专家也可接受院内其他科室的转诊。
团队模式运转两年来,专家本人接诊患者中疑难重症比例得到了明显提升。以冯涛教授知名专家团队为例,团队年接诊患者人次,其中知名专家本人接诊患者人次,转诊率约26.3%,专家接诊的疑难重症患者比例从"组团"前的40%跃升至目前的85%,切实将专家精力从常见病、多发病中"解放"出来,更多倾斜于疑难重症患者。
在本次全市知名专家团队扩容计划中,即将搬入新院区的医院在“强专科,大综合”的整体发展战略下,整合成熟专业,充实全科诊疗能力,再度推出“高宝勤教授小儿神经科知名专家团队”,创新摸索院内层级转诊制度发展,力争打造京南优质城市医疗综合体。
高宝勤教授
团队专长:小儿癫痫、发育迟缓、遗传代谢性疾病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小儿在出生前后因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目前,我国6岁以下脑瘫儿童超过30万,且还在以每年近5万人的速度递增。依托医院神经内、外科强大的临床和科研优势,医院小儿神经科在早期小儿脑瘫的识别和诊断、小儿脑瘫和癫痫等疾病的治疗上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每年,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慕名而来,特别是年4月,由儿科主任高宝勤教授领衔的儿童神经发育与脑瘫门诊正式对外接诊后,高主任的门诊,更成了儿科出名的“下不了班”门诊之一。从去年年底,高宝勤教授小儿神经科知名专家团队开始试运转试运转开始,这种情况逐渐出现好转。“小儿神经科单个患者问诊时间通常较长,包括患儿母亲的妊娠史、孩子的生长史、发育史、预防接种史等都需要仔细问询,再加上看片子、看检验报告、看化验结果,我每次出门诊,半天差不多能看20来个患儿,一个患儿看上半小时是常事。”这是以往高宝勤出门诊的情形。然而在团队成员任守臣医生看来,这样的工作量,对高主任的时间和精力都带来不小的消耗,“医院儿科就诊的患者中,95%以上是外地患儿,特别是高主任,老患者和外地患者占比多,以往患儿家长慕名而来,‘点名’就要挂他的号,按照正常流程,最长可能要等上两三个月。”挂不上高主任的号怎么办?“有的患者一家老小在诊室门外,着急了就跪下来求加号,虽然明知并非疑难重症,但实在没法拒绝。高主任的门诊一般上午8点开始,几乎每次到下午两三点都看不完。”任守臣表示。而实际上,这些患儿中,有近一半都并非疑难重症病例,一来盲目等待,可能让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二来部分真正疑难的外地患儿,家属可能在等待的过程中就丧失了信心和耐心。知名专家团队模式试运行后,除假期就诊高峰外,短则当天,长则3-5个工作日,患儿就能通过团队号先行挂号就诊,如遇无法诊断的疑难重症,团队成员可直接转诊至高宝勤主任处进行诊断,或收住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来协助诊断和治疗。“从满足患儿实际需求,对疑难情况有较为充足的接诊经验出发,科里挑选了6名中青年优秀骨干来组成这支队伍。从试运转的情况来看,团队接诊的患者中,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例,对团队成员的接诊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高宝勤告诉记者,相信随着团队模式逐渐成熟运转,以往最让人为难的“加号”情况会越来越少。“组团出诊让更多的患者更加信赖初诊医生的判断和治疗,他们之间慢慢会建立起很好的医患互信关系。这对真正增强科室实力,提升中青年医生水平,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高宝勤表示。附:
高宝勤,男,博士毕业主任医师,教授,儿科行政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医师协会会员,北京抗癫痫学会理事,北京市崇文区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组专家。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著书5部,局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获上级科研课题5项、院级课题2项。年获王忠诚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年获首都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年获国家民政部“明天计划”项目突出贡献个人奖。
临床:从事小儿神经病专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小儿难治性癫痫诊治方面具有专长,在小儿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等),小儿脑梗塞,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脑外伤,神经内分泌疾病,神经遗传代谢病等小儿神经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在国内首先开展了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