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常用抱姿

发布时间:2020-11-18

白癜风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

图为儿童康复科科室成员学习交流

无法单独坐或行走的脑瘫患儿,大部分时间由家长抱着,所以正确的抱位体位,不仅能纠正其异常姿势,还可以增强其头部、躯干等部位的控制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应采取不同的抱位体位。

抱脑性瘫痪患儿的原则是:(1)给予稳定性的同时,被抱小儿的异常姿势得以矫正;(2)能够帮助患儿提高头颈及躯干的控制能力;(3)给予患儿自身调节姿势及活动的机会,能够诱导患儿伸手抓物的意识,促进双手自主活动能力;(4)便于患儿与他人的交流与观察周围;(5)患儿与被抱者都感到舒适。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抱法

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特点之一就是患儿难以随意控制自己的主动运动,仰卧位时头与肩部推向床面,而且此类患儿多为伸展模式。因此,对此类患儿抱扶的原则是:在抑制异常姿势,设法给予患儿以稳定性,同时抑制伸展模式。

出发姿势:(如图所示)

抱者从后背将两上肢从患儿腋下伸向前方,双手放于患儿的胸腹部,边用两手压迫患儿胸腹部边使患儿坐起,这样的压迫可促通头颈前屈和两上肢伸向前方。若患儿出现髋关节和下肢硬性伸展,要在抱起之前进行扭转患儿身体的动作,可以诱发髋关节的屈曲和两下肢分开。

骑跨于抱者身体侧方的抱法:(如下图所示)

在出发姿势基础上,将患儿身体抵于自己的骨盆之上,作为一固定的支点,并使患儿两腿分开骑跨于抱者身体侧方,呈上半身前屈姿势。

简易抱法:(如下图所示)

使患儿呈现“抱球”姿势,患儿头前屈,背部依在抱者胸前,髋、膝关节屈曲抱者两手前伸抓住患儿双手并抱紧患儿双膝。

抱幼小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患儿髋关节屈曲以稳定,然后头、肩屈曲,抱者一手托住患儿头、肩,并握住患儿外侧的手,使上肢向前方伸出;另一只手握住患儿内侧大腿部。这种抱法是在髋关节屈曲状态下促通头与脊柱的伸展。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抱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抱法(如下图所示)

痉挛型脑瘫患儿在仰卧位上经常处于双臂弯曲、两腿伸直状态,对此类患儿的抱法为:患儿双臂伸直,曲髋屈膝,抱者一手扶住其头背部,一手托臀抱起使其靠近自己的身体,患儿双臂围住抱者颈部或伸向抱者背部,并使其双腿分开环在抱者的腰部两侧。

抱重度角弓反张患儿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先令患儿侧靠于抱者的前胸,令其头靠于抱者一侧上臂,抱者该侧手控制其下侧肩关节和上臂;另一手臂分开其双下肢,肘部置于其上侧腘窝处,手压制其前胸,使患儿头、肩、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然后抱起。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抱法

抱肌张力低下型患儿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此类脑瘫患儿软弱无力,甚至头颈部自控能力差,所以抱该患儿时除帮助其双腿蜷起和头微微下垂外,最重要的是给其很好的依靠。

患儿身体两下肢屈曲、并拢,抱者一手从患儿腋下穿过,用手掌托住其臀部,患儿头与躯干得以伸展,两上肢伸展垂向前方。

该体位增大了患儿双手活动范围,促进双手自主活动能力,还提高了头颈及躯干的控制能力。

(责任编辑:张珊)

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

运动治疗是儿童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应该熟记孩子运动发育规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发育落后,纠正异常姿势,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张珊,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从事运动治疗工作,兼任河北省针灸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河北省承德医学院康复治疗专业,曾于北京医院、承医院学习,擅长发育落后、脑瘫、脑炎、脑外伤、骨折、脑血管病变、癫痫等原因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的评估和治疗。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lff/10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