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海口一新生儿不及时换血可能脑瘫,女性

发布时间:2020-11-18

9月26日上午9点半左右,海医院一名产妇,经剖腹产产下一名女婴。宝宝一出生就出现黄疸等症状,疑似新生儿溶血症。于是医生将宝宝的血液标本送检,到了下午4点半,结果出来了,确诊为Rh抗D、抗C阳性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换血治疗。新生宝宝发生溶血症不及时换血可能脑瘫

经过一个下午的治疗,孩子的情况趋于稳定,医院新生儿科值班医生陈丹丹接班后发现,孩子已经处于重度贫血状态,并已经开始出现较重的黄疸。

“如果不及时进一步治疗,孩子的溶血症状及黄疸会继续加重。”陈丹丹说,严重黄疸时胆红素会侵入大脑与脑细胞结合,将会出现核黄疸,可能留下脑瘫、智力发育障碍等一系列的后遗症。红细胞在宝宝的身体里逐渐被破坏,家属在门外焦急踱步,孩子生命岌岌可危。

该院新生儿医护团队紧急决定给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将患儿孩子体内因血型不和产生的抗体及致敏的红细胞置换出来,彻底切断导致新生儿溶血的病因,而母亲的血型为Rh阴性血,是典型的稀缺血液,被大家称作为“熊猫血”,而换血的血源必须与母亲的血型一致。

为保证换血过程中有充足的血液资源,医医院的输血科,输血科紧急求助海南省血液中心。

连夜找到“熊猫血”争分夺秒抢救溶血患儿

9月26日晚9点20分,海南省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室主任唐秋萍接到海医一附院输血科值班人员的电话,说当天早上一名产妇生了小孩后,新生儿有溶血症状,急需换血,需要O型、RhD、C阴性血液。

随后,唐秋萍和科室当日值班人员分别就从家里赶到办公室,大约半小时后,小孩的血液标本送来了。对小孩的血液进行检测确认有抗D、抗C抗体后,随即他们又将当时血库仅存的9袋O型RhD阴性血进行逐一检测,再筛查C抗原阴性的血液,到晚上12点多,医院所需的血液。

此后,省血液中心成分科将红细胞和血浆制备成患儿所需要的混合血液,并及时出库,到27日凌晨2时,该患儿成功进行了换血治疗。27日早上6点左右,孩子身上的黄疸逐渐消退,新生的红细胞在她的身体里活跃开来。

陈丹丹说,26日晚上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熬了个通宵,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非常值得。医院和血液中心联动十分顺畅和迅速,血液中心给临床抢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虽然大家连夜加班,但在我们争分夺秒的努力下,新生儿成功换血治疗,我们都很高兴,帮助到患者的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价值。”唐秋萍说,希望广大女性朋友,特别是育龄女性,一定要检测和知道自己的血型,如果是RhD阴性血型者,需要提前做好生产前备血工作。

来源:南国都市报记者:王洪旭

编辑:土贼兰兰

戳下大拇指希望小宝宝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lff/10329.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