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与引导式教育重要点

发布时间:2020-3-6

引导式教育

  一、单选

  1.小儿脑瘫是因大脑的(D)损伤或发育缺陷引起的运动姿势异常

  A.进行性B.逆行性   C.顺应性D.非进行性 E.神经中枢

  2.下面不属于1~5个月正常儿童的动作模式的是(B)

  A.抓脚B.坐起C.屈髋   D.分离运动E.中线位活动

  3.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是由于(A)受损

 A.锥体外系B.椎体内系   C.中央前回D.中央后回   E.丘脑

  4.下列不属于上交叉综合征的体态的是(B)

  A.头部前倾B.膝过伸   C.驼背D.含胸E.弯腰上交叉综合征是一种形体失态异常,通常表现为圆肩、驼背、含胸、头前引的姿态,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临床不适感。常见症状有颈肩部紧张性的酸痛,手臂的麻痛,甚至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慌等。

  5.下列不属于原始反射的有(C)

  A.握持反射B.拥抱反射   C.踏步反射D.放置反射   E.跟腱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吞咽反射;牵引反射;踏步(走路)反射和抬步(缩脚)反射;不对称颈张力反射,等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你宝宝(宝宝食品)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6.引导式教育是谁创立的(D)

A.TomyB.BobathC.代古拉D.petoE.Alex

  7.锥体系受损易导致哪型脑瘫(C)

A.手足徐动型脑瘫B不随意运动型脑瘫C.痉挛型脑瘫D.肌张力低下型脑瘫E.共济失调型脑瘫

  8.运动发育明显落后(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正常儿童,Vojta认为,发育落后(B)个月以上为异常。

  A.2个月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9.引导员发出指令:“我躺下”。孩子重复并高声喊:“我躺下,1、2、3、4、5”,同时实施这一动作,而这种方法在引导式教育中叫做(C)

  A.交互抑制   B.触体诱发   C.节律性意向 D.语言诱发   E.口令指导

  10.促进骨盆稳定和加强腰背肌肌力的训练是(D)

  步态训练 八级腹桥   平板步行 桥式运动 平板支撑

  11.主要接受2岁以上有功能障碍的儿童,每周五天全日制,这样的机构叫做(E)

  A.家长学校   B.托儿所   C.医院   D.妇幼保健院   E.引导式教育中心

  12.下列不属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难点的是(D)

  A.原始反射迟滞残留   B.肌张力变化的不随意运动   C.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D.认知能力低下   E.呼吸系统障碍

  13.引导式教育系统中,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各类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人提供终生的、全程的、连贯的教育和康复机会,属于(A)

A.纵向系统 B.横向系统   C.家长学校 D.引导式教育中心   E.社会福利院

  13.神经传导纤维形态学成熟的标志是(B)

  A.胚胎的形成   B.神经髓鞘形成   C.生长发育达到完备   D.神经器官的重量增加 E.体重的增加

  14.属于精细动作的是(C)

  A.打篮球   B.游泳   C.下棋   D.跳远   E.跑步

  15.几个月的儿童能独坐(C)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个月

  16.儿童的智商与谁的相关性最大(E)

  A.父亲   B.叔叔   C.哥哥   D.姐姐   E.母亲

  18.下列不属于引导式教育中训练道具的是(A)

A.CPMA中华预防医学会(CPMA)   B.梯背   C.木条台   D.体操棒   E.塑料圈

  19.锥体系受损易导致哪型脑瘫(A)

 A.共济失调型脑瘫   B.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C.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D.痉挛型脑瘫   E.手足徐动型脑瘫小儿脑瘫的类型包括:1、痉挛型四肢瘫,表现在四肢程度相差不大的痉挛型瘫痪;2、痉挛型双瘫,下肢重于上肢;3、痉挛型单瘫,表现为单侧肢体痉挛程度比较重;4、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出现紧张时出现肌张力波动;5、共济失调型,表现为患儿协调运动差;6、混合型,以上脑瘫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型。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肌内效贴的特性(E)

  A.高弹性   B.强黏性   C.透气性   D.防水、防汗   E.导热性

肌内效贴布的作用:

1.缓解疼痛2.改善循环3.减轻水肿4.促进愈合5.支持软组织6.放松软组织7.训练软组织8.矫正姿势9.改善不正确的动作型态.比起传统运动胶布,它本身不含药物,却可以有效减少肌肉、肌腱和软组织的损伤,贴上它也不会有传统胶布带来的束缚感,不会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

  21.招财猫动作主要锻炼(A)

A.肩部肌肉   B.上肢肌肉   C.腹部肌肉   D.颈部肌肉   E.胸部肌肉

  23.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是由于(A)受损

  A.锥体外系   B.椎体内系   C.中央前回 D.中央后回   E.丘脑

  24.下列不属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康复难点的是(D)

  A.原始反射迟滞残留   B.肌张力变化的不随意运动   C.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D.认知能力低下   E.呼吸系统障碍

  25.反向手支撑伸髋训练的主要目的不包括(E)

  A.充分伸髋   B.抑制STNR反射   C.诱发核心肌群在运动时的正确起动   D.纠正骨盆侧旋   E.增强心肺功能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儿童康复实际上是治病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康复   B.儿童康复侧重于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   C.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重返家庭和学校   D.儿童康复的最终目标是重返真正意义的社会   E.儿童运动功能康复中需要借助一些器具,以限制异常活动,维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

  28.仰卧位时小儿头转向一侧,可见颜面侧上下肢伸展,后头侧上下肢屈曲表现的原始反射为(A)

A.ATNRB.TLRC.STNRD.手把握反射E.牵张反射

  29.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评定法其中肌张力较明显增加,被动运动困难是(D)级

  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

B1型题(14~16共用备选答案)

  A.纵向系统   B.横向系统   C.家长学校 D.引导式教育中心   E.节律性意向

  1.英国的IngfieldManor属于(C)

  2.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各类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人提供终生的、全程的、连贯的教育和康复机会(A)

  3.引导员发出指令:“我躺下”。孩子重复并高声喊:“我躺下,1、2、3、4、5”,同时实施这一动作,而这种方法在引导式教育中叫做(E)

  B1型题(17~20共用备选答案)

  A.髂腰肌   B.臀大肌   C.上交叉综合征 D.下交叉综合征   E.颈夹肌

  1.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容易患(C)

  2.以上选项维持身体直立的肌肉是(B)

  3.骨盆前倾的患者容易导致(A)的紧张

  4.孕妇产后腰痛,推断其可能患有(D)

  B1型题(14~16共用备选答案)

  A.肱骨外上髁炎 B.上交叉综合征   C.手足徐动征 D.习作程序   E.节律性意向

  1.学习日常生活和活动所需要的步骤并学会建立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困难的能力,这属于引导式教育系统中的(D)

  2.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分型包括肌张力失调、震颤和(C)

  3.Mills(密耳氏试验)阳性证明有(A)

  4.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容易患(B)

  B1型题(17~20共用备选答案)   A.自动态平衡   B.他动态平衡   C.伸肌紧张   D.屈肌紧张   E.坐基稳定支撑训练

  1.痉挛型脑瘫患儿常见运动功能的障碍,主要是(D)

  2.(E)可以限制双下肢内收、内旋及足跖屈内翻畸形,提高躯干、骨盆的姿势稳定性、增强双下肢的本体感觉输入。

  3.(B)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二、多选

  1.在开展引导式教育疗法过程中,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按照评估的目的,儿童康复评估可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包括(ABCD)

 A.筛查性评估   B.诊断性评估   C.任务性评估   D.发展性评估   E.可行性评估

  2.脑瘫患儿进食这一动作需要用到哪些诱发方法(BDE)

  A.重力诱发   B.工具诱发   C.触体诱发   D.语言诱发   E.情景诱发

  3.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呼吸运动异常的因素包括(ABC)

 A.胸廓结构异常   B.肺和胸廓顺应性不正常   C.反常的呼吸模式   D.肋间肌无力   E.呼吸肌容易疲劳

  4.下列属于呼吸训练中吸气肌的是(BE)

  A.肋间内肌   B.肋间外肌   C.斜角肌   D.胸锁乳突肌   E.膈肌

  5.儿童一天当中,每一时刻都是学习的机会,而且学习和功能锻炼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引导式教育课程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课堂来实行,它包括(ABCDE)等方面的内容

 A.生活能力   B.语言训练   C.运动功能训练   D.文化教育课   E.体能训练

  6.从胚胎到成人,神经系统发育包含了(ABC)三个方面的内容

 A.生长B.发育C.成熟   D.成长E.进化

  7.下面属于引导式教育诱发技巧的是(ABCD)

A.重力诱发   B.工具诱发   C.触体诱发   D.语言诱发   E.体态诱发

  8.小儿脑瘫的适应症包括(ABCE)

 A.脑性瘫痪   B.某些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和心理障碍性疾病   C.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和遗传病导致的运动及语言障碍   D.生长发育缺陷   E.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9.下列属于原始反射的有(ABCDE)

A.握持反射   B.拥抱反射   C.踏步反射   D.放置反射   E.侧弯反射

  10.下列属于上交叉综合征的体态的是(ACD)

 A.头部前倾   B.膝过伸   C.驼背   D.含胸   E.弯腰   三、填空

  1.语言形成分为

语言感受阶段、   脑内形成阶段、   语言表达阶段三个阶段。

  2.神经传导纤维形态学成熟的标志是

  神经髓鞘形成。

  3.动态平衡包括

  自动态平衡和他动态平衡。

  4.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阳性表现是,

  头屈曲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5.对于那些运动劳损性疾病,康复的原则

往往是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强松弛的肌肉。

  6.根据小儿对外界的反应判断有无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按轻重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迷。

  7.Mills(密耳氏试验)试验阳性

  :证明有网球肘。

  8.小儿脑瘫的主要症状是

  运动发育落后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9.正常儿童呼吸过程中,吸气运动主要由:

  膈肌、肋间肌的收缩来实现。   四、名词解释

  1.引导式教育:

  以教、学互动为本,   达到功能康复,   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

  2.原始反射:

  包括觅食反射,吸允反射,   拥抱反射,跨步反射,   手握持反射,足握持反射,   阳性支持反射,交叉伸展反射,   逃避反射,自动步行反射。

  3.纵向系统:

  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完备系统。

  4.Berg量表:

  包括站起,坐下,   独立站立,闭眼站立,   上臂前伸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   每项计分0-4分,测试一般20分钟内完成总分56,   小于40分预示有跌倒危险。

  5.脑性瘫痪:

  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   活动受限症候群,   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和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6.镜像疗法:

  是指让患者利用镜盒装置,   看着健手活动的影子,   想象患手在活动,   在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完成此动作的治疗方法

  7.节律性意向:

  是引导式教育独有的教学策略及诱发技巧,   儿童通过运用自己的语言,   诱发及调节自己的动作和活动。

  8.降落伞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射):

  正常1个月小儿扶成立位时能竖头,   4个月直立位时将小儿躯干向左右倾斜时,头能保持正中位。   五、简答题

  1.简述一周岁内婴儿运动发育进程。

  答: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儿童康复评估可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分别是

答:1筛查与鉴别2诊断3制定干预目标4追踪发展

  3.语言是后天获得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听力和模仿能力,语言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答:1语言感受阶段2脑内形成阶段3语言表达阶段

  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阳性反应。

答:当头部向侧方旋转,处于面侧一方的双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紧张度增高,而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肌紧张度增高。

  5.简述交流与语言障碍的原因。

答:1感知觉障碍2中枢性运动障碍3智能障碍4情绪行为异常

  6.小儿脑瘫的分型。

答:按运动障碍类型及瘫痪部位分型:1.痉挛型四肢瘫2.痉挛型双瘫3痉挛型偏瘫4不随意运动型5共济失调型6混合型

  7.小儿脑瘫常见哪些合并症。

答: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严重视觉障碍、听力障碍。

  8.简述核心肌群的作用。

答:1稳定脊柱、骨盆、髋关节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6降低能量消耗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9.简述导致上交叉综合征的关键肌肌肉。

答: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过紧导致耸肩;胸大肌,胸小肌过紧导致含胸;深层颈屈肌薄弱导致头部前探;菱形肌、前锯肌、下斜方肌薄弱无法挺胸致驼背。

  10.Bobath疗法的原理和方法。

答:1原理: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通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2方法:以手技中的关键点控制为主,促通手技、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以叩击手技为主)等为重点,根据脑瘫患儿的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手技。   六、论述题

  1.在引导式教育体系中,习作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那么请介绍木条台活动这一习作程序中的学习重点。(12分)

答:1维持躯干及四肢伸展、对称2控制头部活动3手眼协调及上下肢的协调活动4上下肢的分离运动5位置的转换:躺卧-翻身-坐-上下木条台6步行前的动作控制7拉伸肌肉、活动关节8呼吸及发声练习

  2.小儿脑瘫康复评定的内容有哪些?(13分)

  答:1、体格发育的评定2、运动发育的评定3、平衡反应的评价4、反射发育评定5、肌张力的评价7、肌力的评定8、ADL的评定8、语言的评价9、功能独立性评定10、其他方面的评价。

  3.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的时间(12分)

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仰卧/俯卧位倾斜反应6个月-终生;坐位前方/侧方平衡反应6个月-终生;坐位后方平衡反应10个月-终生;四点位平衡反应15个月-终生;立位前方平衡反应12个月-终生;立位侧方平衡反应18个月-终生;立位后方平衡反应24个月-终生

  4.用简笔画画出一到十个月的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模式,并简述每个阶段的表现。(13分)

答:1-5抓、伸、屈髋、分离运动、中线位活动;7-8坐;9-10爬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ysx/9245.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