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早产宝宝。早产宝宝相对足月儿,在生理和智力考验中都表现较差。有些父母会担心宝宝会不会患脑瘫呢?如何预防和发现脑瘫患儿呢? 脑瘫会有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宝宝抱着时才腿不停的抖不是抽搐,抽搐在平坦会发生,这个年龄的宝宝,渴望走路,渴望去地上爬,所以蹬腿。 脑瘫的早期症状: 1、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发现有脑瘫的高危因素。如怀孕期感染、风疹、严重妊高症,小儿出生时窒息,早产儿,严重黄疸,小儿出生后颅内出血等。 2、小儿出生后哺喂困难,如吸吮无力,哭声弱或多哭,易受惊吓。 3、过分安静,主动运动少。 4、运动发育落后。如3个月到4个月大的小儿俯卧位不能竖头或抬头不稳,4个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撑负重,扶站时以足尖着地或两下肢过于挺直、交叉等。 5、经常出现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如双手屈指内收,双拳紧握,前臂内旋,头颈后仰等。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 脑瘫婴儿前半期(6个月以内)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6、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14、小儿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 15、自发运动少或不动或易打挺,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或全身发硬,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则有一些其他症状表现: 1、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0、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通过以上文章,家长们应该大体有个了解了,患有小儿脑瘫的宝宝会有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伴有智力落后等现象。一旦宝宝患有此病,爸妈也不用过分绝望,只要护理得当,宝宝还是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