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穴按摩法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11-26

脑性瘫痪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性瘫痪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近年来,由于产科技术、围产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生儿抢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高危新生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成活新生儿中各种后遗症相应增多,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脑瘫是继我国脊髓灰质炎控制之后成为引起小儿运动障碍的主要疾病。由于脑损伤的不可逆性,严重影响了小儿的身心发育,易造成终身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脑瘫的治疗目前还是世界难题,它是大脑受损伤后引起的不同程度四肢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故开展脑瘫的复健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运用中医复健技术的优势,是我们中医界的重要工作。今就我们运用中医辨证取穴,谈一下按摩疗法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一、小儿脑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大法

《灵枢·终始》篇云:“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故在筋取筋会阳陵泉,在骨取骨会大杼。《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也,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如见“不能久立”之症,宗“肾主骨生髓”之由,而按摩肾经之原穴太溪,此即“主治所及”之理也。

二、辨证施治:

1、智力低下:多因胎禀不足,肾之亏虚,脑神失荣所致。可取治痿九穴、四神聪穴,督脉之囟会、神庭,胆经之本神,膀胱经之魄户、神堂、意舍、志室。辅以头针疗法。

2、肢体运动障碍:主以治痿九穴或荣督九穴,或交通心肾九穴。极泉拿法至肢体出现活动为佳。上肢辅以腕六穴,下肢辅以踝六穴。

3、颈背软而无力:《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随,府将惫矣。”故主以函大椎、至阳之荣督九穴,辅以通天九穴(天突、人迎、扶突、天窗、天冲、天牖、天柱、风府、天府)。辅以天柱、百劳、大杼、列缺、中渚、昆仑等穴。

4、肘部拘急:主以治痿九穴,辅以手三里、外关透内关。

5、腕关节下垂:主以按摩治痿九穴或交通心肾九穴。辅以腕六穴(阳溪、阳池、阳谷、太渊、神门、大陵)

6、指关节屈伸不利:《灵枢·始终》篇云:“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故主以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辅以后溪、中渚、合谷、手三里。

7、腰软无力:“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故取肾俞、腰俞、命门、腰阳关、太溪。或取荣督九穴、或取二中、或三才法。辅以带脉交会穴(带脉、五枢、维道—均属足少阳经)。

8、剪刀步态:“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当取筋会阳陵泉。故取交五体穴,或三才穴。辅以风市、绝骨、太冲。

9、足内翻:主以筋会阳陵泉,肾经之原穴太溪。绝骨、丘墟、昆仑、申脉。

10、足外翻:主以按摩阳陵泉,肝经之原太冲,辅以三阴交、太溪、照海、承山。

11、足下垂:“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故可按摩骨会大杼、治痿九穴。踝六穴(解溪、商丘、昆仑、丘墟、太溪、中封)。

12、言语不清:主以按摩四神聪穴及哑门、廉泉、通里、心俞、膻中;辅以神门、足三里、合谷、涌泉。

13、斜视:“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惫矣。”故可按摩足少阴之井穴涌泉,取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之会睛明,及交五体法。上述穴位可根据病情选穴,每穴按摩3分钟,并根据脏腑经络之虚实,选用补泻手法。

14、肌肉萎缩,肢体痿废:主以按摩“治痿九穴”,或肉痿穴方,或盛络穴方,或标本穴方,或痿躄穴方,或三才穴,辅以“支沟伍阳陵”、“人中伍委中”。上肢痿取曲池、尺泽、合谷,及“腕六穴”;下肢痿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及“踝六穴”。

15、肢体徐动或震颤:《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故取骨会大杼、髓会绝骨;鉴于肾主骨生髓,故取肾之背俞;尝可取风池。风池属足少阳、督脉之会,大凡风证皆取。“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可按摩肝之背俞。即可平熄内风,又可疏散外风,此穴内外皆治。亦可间用“交五体法”、“太极摩法”、“三才法”。

三、辨病施治

1、痉挛型脑瘫:主要病变在锥体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以肌紧张亢进,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力障碍,肢体障碍。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若小儿胎禀不足,肾气亏虚,必然造成髓海空虚,而造成智力障碍。《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髓者,皆生于脑。”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主骨而生髓,故《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脑髓之主要功能是主灵性、记性、思索、所听、所见、所闻,皆应于脑。故肾气亏损,不能上荣于脑,骨髓之成长充盈受阻,脑髓不能实而致智力低下诸症,以百会、风府为主穴。髓海空虚,主骨功能受损,则行走、站立困难。督脉之“督”,乃监督、督促、统帅之意。有总督诸阳之功,称为“诸阳之海”。《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云:“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故“荣督九穴”为痉挛型脑瘫之必用。辅以“支沟伍阳陵”、“后溪伍申脉”、“交通任督法”、“腕踝十二原法”与“天星十一穴法”间日取之,有益于对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的康复。

若“足趾拘挛,筋紧不开”,宗《针灸大全》法,可按摩“丘墟二穴、公孙二穴、阳陵泉二穴”;若“手指拘挛,伸缩疼痛”,可按摩“尺泽二穴、阳溪二穴、中渚二穴、五处二穴”;若见“手足挛急,屈伸艰难”,可按摩三里、曲池、尺泽、合谷、行间、阳陵泉诸穴。

2、手足徐动型脑瘫:主要病变在大脑深部基核及锥体外系。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临床特征。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舞蹈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本病主证属中医“瘛疭”范畴。瘛,抽掣也,筋脉挛缩之谓;疭,纵缓也,筋脉纵伸之谓。因是形容手足伸缩抽动不已之候。瘛瘲,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云:“心脉急甚者,为瘛瘲……脾脉急甚者为瘛瘲。”《素问·玉机真藏论》云:“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由此可知,因先天胎禀不足,或因感染、缺氧、缺血、外伤等因素造成。小儿徐动型脑瘫可从中医“瘛瘲”论治。肝体阴而用阳,先天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亏虚,不能荣髓养筋而发瘛瘲,故法当益肝肾,荣筋骨,养心脾,故当按摩三阴交、关元;肾之俞穴肾俞、募穴京门,肝之俞穴肝俞、募穴期门;心之俞穴心俞、募穴巨阙;脾之俞穴脾俞、募穴章门;盖因“治痿者独取阳明”故按摩“治痿九穴”;督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有调节阳经气血,故取“荣督九穴”;辅以“足临泣伍外关”、“列缺伍照海”。鉴于“天星十一穴”均在四肢部,故亦可用之。

宗《针灸大全》法,若见“两足颤掉,不能移步”,可按摩“太冲二穴,昆仑二穴,阳陵泉二穴”;若见“两手颤掉,不能握物”,可按摩“曲泽二穴,腕骨二穴,合谷二穴,中渚二穴”。

3、震颤型脑瘫。主要病变在锥体系及小脑,以表现为静止性振颤,粗大而有节律,有意识动作时可暂时被抑制。单纯此型患者罕见,多与其它型混合存在。故治疗参考其兼型的治疗方法。主穴仍为治痿九穴、荣督九穴、四神聪穴;肢体震颤主以“支沟透阳陵”,“列缺伍照海”,颈部取颈三穴;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中渚,腕六穴;下肢取足三里、绝骨、太冲、踝六穴;眼球震颤取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扁鹊心书·手颤病》篇云:“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气盛则四肢实,实则四体轻便……若灸关元三百壮则病根永去矣。”若见“手足俱颤,不能行步握物”,宗《针灸大全》法,可按摩“阳溪二穴,曲池二穴,腕骨二穴,阳陵泉二穴。”

4、强直型脑瘫为椎体外系损伤,也称强刚型、固缩型脑瘫。临床多与痉挛型混合存在。其最大特点是被动运动有抵抗。宗《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由,养肝肾为其大法之一,因精血同源故取肾俞、肝俞、督俞、厥阴俞;因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肢体强直,故补后天之本,促气血生化之源亦为大法之一,当取“治痿九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故调督荣冲,通三焦,取“荣督九穴”、或“交通任督法”、“后溪伍申脉”,及“腕踝十二原”与“天星十一穴,间日用之。”重可根据障碍部位,辨证取穴。

5、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抬起困难,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而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和智力低下。盖因先天胎禀不足,元气虚惫,髓海空虚,督脉失约而致阳气虚衰肢体萎废不用。故保扶阳气为本。张景岳尝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宗宋·窦材扶阳气之法,可按摩关元、气海、命关(食窦穴)、中脘四穴。宗督脉为“阳脉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荣督九穴”、“治痿九穴”“公孙伍内关”,“列缺伍照海”及“腕踝十二原”。亦可取“盘石金”,平补平泻法。若“手足麻痹,不知痛痒”,宗《针灸大全》法,按摩“太冲二穴,曲池二穴,大陵二穴,合谷二穴,三里二穴,中渚二穴”。

6、共济失调型脑瘫。由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治疗可主按摩“治痿九穴”、“支沟伍阳陵”、“人中伍委中”、“足临泣伍内关”等,亦可参考“震颤型脑瘫”、“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及根据瘫肢体、言语障碍见症取穴。

7、混合型脑瘫。以脑瘫患儿身上同时有两种以上类型为其特点。临床上可分手足徐动加痉挛型,手足徐动加失调型,手足徐动加痉挛、失调型,还有失调型加痉挛型。无论何种混合型脑瘫病人,表现的症状是多方面的。根据资料统计,以痉挛型脑瘫与手足徐动型脑瘫的混合型为多见。其治疗当主取“四神聪穴”、“治痿九穴”、“荣督九穴”辅以“支沟伍阳陵”、“人中伍委中”,及“腕踝十二原”。再根据脑瘫的不同类型辨病取穴,和以人体功能障碍的具体情况辨证取穴。

作者简介:

柳少逸,山东栖霞人,医院院长顾问,山东烟台中医药专修学院校长,中共党员。曾医院、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年创办中医教育,他在搞好中医教学的同时,深入地探讨中医学文化和科学的内涵,提出中医学的新理论--中国象数医学,并建立了以医道----医术----医学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形成天人相应的系统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辨证观的柳氏中医学术思想。同时,在太极思维辨证的基础上,运用医学系统方法,并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而建立了病机四论体系: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虚损论;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器质性疾病的气化论;有形痼疾的痰瘀论。

柳校长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法于一炉,并以此开展了中医复健技术的理论及临床应用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复健医学”的研究。自年起,受山东中医药学会并以此开展了中医复健技术的理论及临床应用工作,率先在国内开展“复健医学”的研究。

其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心脑病、肿瘤、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结石、妇科囊肿及肌瘤、脑外伤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周围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儿舞蹈病及小儿脑积水等疑难顽症;又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于一炉。目前,已经出版医学著作二十余部:《人癌之战与三十六计》、《少阳之宗》、《中国象数医学研究荟萃》、《伤寒方证便览》、《名老中医之路续编》、《杏苑耕耘录》、《柳少逸医案》、《伤寒·方证便览》、《柴胡汤·类方及其应用》、《中国象数医学概论》等等。七十余篇学术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并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学术论文奖。作为医学和教育的双栖人才,业绩曾被《科技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报刊以及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多次报道。电视专题片《中医柳少逸》,为年烟台电视台赴美国举办“中国电视周”的专题之一。作为医疗和教育系统的名人,已被收入《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中国当代名人大典》等典籍,近期又被入选全国《名老中医之路续编》。

作为国家及省学科带头人,自年起,受山东中医药学会的委托,先后主持召开了10次专题学术会议和12次学术年会,为山东省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因其医教不疲、笔耕不辍,成绩显著,年被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并记二等功,为烟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ysx/1611.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