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子医生,快救命我的孩子吃东西卡住了

发布时间:2021-11-11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临近元旦、春节,很多家庭茶几都放着一盘盘小零食:花生、瓜子、果冻、糖果等。

也许您没注意,对5岁以下的孩子而言,这些东西可能会要命。因为孩子可能会抓着一把开心果、大杏仁、果冻,边玩边吃。

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都被这些东西噎到过,只是父母不知道而已。

小坚果在孩子未嚼碎时吞下卡喉,可能会侥幸随着孩子的一口唾沫滑到胃里(并不是卡在气管里),大一些的坚果可能刚到喉咙时,因为吞咽困难而刺激孩子发生反射性呕吐,从口腔吐出。

幸运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当一些不大不小的坚果被误吸入气管,或卡在喉咙压迫气管时,就会造成孩子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缺氧,短短几分钟就会要了孩子的命。不仅是孩子,成年人特别是老人,类似的事故也频频发生。

婴幼儿因为吞咽功能不完善,老人因为牙齿脱落,都易导致异物卡喉。在孩子进食时,应避免其大笑和哭闹,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导致梗阻窒息。

类似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不胜枚举:

一名刚满1岁的幼儿,误将手中的固体食品吞下,造成气道梗阻引起窒息,短短几分钟,幼小的生命便逝去。商场店员好心给6岁男孩吃面包,孩子吞下1分钟不到就出事了,最后不幸身亡。7个月大的孩子因为一颗葡萄身亡。妈妈给1岁的孩子喂辅食,有胡萝卜粒、玉米粒,孩子咳嗽了一声,脸色有点紫,表情很难受的样子,尽管用了呼吸机,用了许多药物,但是孩子心跳越来越弱,最后成了一条直线。6岁男童吃花生窒息死亡。

当孩子出现呛咳、憋气、面部青紫时,我们需高度警惕,仔细听孩子呼吸音是否变粗,有没有喘鸣。

有些孩子误吞异物时,我们不在身边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异物较小,呛入时没有明显的症状,虽然当时没有明显表现,但不久可能会出现顽固性咳嗽、发热、黏痰等症状,经过药物治疗反复不见好转,就要怀疑气道异物的可能!

异物卡喉指的是异物卡到了气管,气管是我们用来呼吸的通道,如果气管被完全卡死,我们便无法呼吸,窒息会导致死亡。

01异物卡喉的正确处理方式

人间惨剧每天都在上演。被噎住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气道内有异物,变得十分重要!

脑循环缺氧只要超过几分钟,就可能造成脑神经系统的永久性伤害。幸运的话能抢救成功,而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脑瘫、植物人,甚至是死亡。

现实情况是,当噎食窒息发生时,专业急救人员很难在几分钟内赶到现场。这时,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宝贵的生命。

注意,如果可以呼吸、哭泣、说话或仍能咳嗽,则不应该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比如鱼刺卡喉,能呼吸、能说话,这种情况不需要使用)。

02海姆立克急救法,到底该如何操作?①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跪在其背后,双手放其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包住拳头。

双臂用力收紧,快速往后上方冲击。

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或失去反应(若失去反应,则采用“心肺复苏法”)。

②1岁以下的婴儿

拍击背部5次,胸部正中与乳头连线下缘按压冲击5次,交替进行。

直到异物排出或失去反应(若失去反应,则采用“心肺复苏法”)。

③气道梗阻、失去反应的儿童,采用“心肺复苏法”

将孩子平放在地板上,实施心肺复苏的急救。如身边有其他人,其中一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另一人立即实施急救:

儿童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部位为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正中心,男女相同,胸外按压速率是~次/分钟,进行30次按压。

开放气道(压额头、抬下巴)。

及时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有的话,小心移除。

没有异物,则人工呼吸2次。如此反复,尽可能避免胸外按压中断。

若以上方法都没有成功,可以选择儿童气管镜或者儿童胃镜来取出异物。

内窥镜是最直观最有效的办法,在临床上常用。内窥镜下有很多取异物的工具,比如网兜。网兜可以在视线直视下很好地抓取异物。当然可能需要麻醉师的配合,但也请家长们放心,这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办法,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做完5组“心肺复苏”后,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之后继续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的比例,如此反复,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划重点:儿童胸外按压深度是5厘米,成人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1岁以内婴儿按压深度大约4厘米。1岁以内婴儿,双指按压;1岁以上儿童,单手或双手按压。

03错误方式救治宝宝后果更严重

一旦宝宝发生异物卡喉,不能用吞咽的方式。因为异物更容易从食管的第一个狭窄处深入第二个狭窄处,危险更大。发生任何异物卡在喉咙时,我们要想到的第一处理方法永远是如何拿出来,而不是咽下去。

生活中这些食物,易引起异物卡喉:

各类果冻:果冻有张力容易变形,很容易被吸入气道。

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咙。

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不适合孩子吃。

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孩子吞食。

坚果类:体积小,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咽。

小巧水果:小巧球形,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孩子吃,如龙眼、葡萄、樱桃等。

多纤维蔬菜:纤维多且不易嚼烂,如芹菜、豆芽。

大肉块:大的肉块孩子无法嚼烂,强行吞入很容易噎到。

长面:太长的面条容易被孩子以吸食的方式食用,容易噎到。

多刺的鱼:给孩子食用鱼,应选择刺较少的鱼类烹煮。

避免异物吞食的2点建议:

孩子少吃瓜子、花生、豆类等食品,孩子吃饭时,不要逗孩子嬉笑、说话,避免哭闹,防止异物进入气管。

建议儿童玩具生产厂家,将小零件做固定处理,以避免发生儿童异物吞食的情况。

本篇文章选自医路向前巍子老师的新书《医路向前巍子给中国人的救护指南》火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科普网红医路向前巍子全网粉丝逼近万科普作品超过件,阅读量超过50亿次其中关于异物卡喉梗阻窒息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科普被《人民日报》等多个大大小小的媒体转发在现实中挽救了百余条生命!巍子多次受邀参加央视新闻、《健康北京》等节目,担任今日头条健康真相官,多年来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工地商场等为广大群众科普健康、急救知识。本书是巍子的首部作品。急诊室像一个巨大的漏斗,这里的生离死别反映了人间冷暖,也让急诊科医生巍子开始思考:其中的许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广大群众,特别是家里有小孩和老人的年轻一辈,通常非常关心健康问题,但因为不了解医学知识、鉴别能力有限,网络上又有太多健康类谣言,很多人反而成为了健康类谣言的最大受害者和散播者。面对大众对急救常识的缺乏,作为急救医生的巍子没有等待,他开始动笔科普日常生活中的疾病知识和急救技能,用简单、通俗的文字,写就了这本健康科普书。阅读原文,购买家庭健康保护指南。有来急救百科入选“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崴了脚,千万别去睡觉口罩能不能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ysx/11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