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康复训练课堂脑瘫孩子流口水发音

发布时间:2016-11-19

流口水按摩手法操作详解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都会有流涎现象。通常的情况下,所有的婴儿多有大约6个月的时间流涎,通常随着口腔运动功能发育成熟,很快便学会吞咽口水,流涎一般于幼儿15~18个月自行消失。但对于脑瘫患儿,他们持续流涎,而口周围和前胸总是处于潮湿状态。目前认为,3岁以后的顽固性觉醒状态下多涎被认为是异常流涎,在脑瘫患儿中多见,且认为与智力发育水平成正相关,具有流涎随智力减退而加重的特征。

脑瘫患儿的流涎主要是由于口腔内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异常和口咽括约肌功能不全,使患儿不能正常通过吞咽清除口腔内的唾液,一般来说极少与唾液分泌过多有关

患儿床边坐位或盘坐位,按摩师站立位或坐位。按摩师左手中指提按在患儿哑门穴上,食指与无名指分别抵压在风池穴

,大拇指掐按在百会穴上,右手中指点按吸附于廉泉穴,食指与无名指分别按压吸附于金精、玉液的投影点上(或舌根部位),拇指掐按吸附在承浆穴上,两手同时用力,呈断续性操作,即:操作3——5秒,停顿1——3秒,如此操作3到5次,3到7天可见效。尤其针对痉挛性脑瘫患儿,效果最好,共济失调型次之,手足徐动型最差。

脑瘫儿大多伴有流涎流口水,这是因为面部肌肉及吞咽同时处于痉挛不协调状态,下颌关闭不全,吞咽反射不灵敏所致。可让病儿头部垂直,用食指及中指沿着孩子口唇周围及面颊进行连续敲击及按压;将食中指末端放在病儿下颌下面颈根部的舌骨两侧,托起下颌关闭口腔,然后稍用力上抬,向前划出,使舌头上抬,产生吞咽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刺激,有望止住流涎。

  

(一)改善下颌及唇的控制:

下颌控制不良导致口唇难以闭合,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脑瘫患儿为什么流涎的原因,口唇难以闭合就导致无法构音。

改善口唇及下颌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控制口唇闭合的康复训练:

(1)用冰块对口唇及舌头进行冷刺激。

(2)用刷子快速地(5-10次/s)进行刺激,刷的部位是口唇、口周以及下颌内侧。

(3)当下颌过度向下张开时,还可以用手拍打下颌中央部位及颞颌关节附近的皮肤,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口唇的闭合,还可以防止下颌突伸。

(4)诱发下颌反射,促进下颌上抬,口唇闭合。

(5)利用吸管,让脑瘫患者反复做回吸运动。

(6)练习利用口唇将放在小勺上的食物摄人口中,也可以起到口唇控制作用,还可以通过变换食物种类来加强训练难度。

(7)让脑瘫患者做吹乒乓球、吹羽毛等训练。

2、控制下额抬高的方法:

(1)尽可能大的张开嘴巴,使下颌慢慢下降,然后再闭口。缓慢重复5-10次,休息。以后可适当加快速度,但需要保持上下颌最大的运动范围。

(2)下颌前伸,缓慢地由一侧向另一侧移动。重复5-10次,休息。

3、改善唇的控制方法:

(1)双唇尽量向前撅起(发u音位置),然后尽量向后收拢(发i音位置)。重复5-10次,休息。逐渐提高双

唇交替运动的速度,但要保持最大的运动范围。

(2)一侧嘴角收拢,维持该动作3-5s,然后休息。重复5-10次休息。

(3)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力量。治疗师可向外拉压舌板,患者闭唇防止压舌板拉出。

(4)鼓腮数秒,然后突然排气,有助于发爆破音,脑瘫患者也可在鼓腮时用手指挤压双颊。

4、改善舌的控制方法:

舌的控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舌和下颌的协调,也就是咀嚼运动,以及舌与口唇的协调性。可以利用吸管来加以促进。

第二阶段:治疗师让脑瘫患者的口稍稍张开,并保持下颌在这一位置,上舌尖向前齿方向运动,当出现所希望的动作时,治疗师可以逐渐减少对下颌的支持,向患者能够自我控制方向过渡。

  

第三阶段:将海绵、软木塞等放人患者口中,让其舌按前后,左右等指定方向移动,为防止吞咽,可在后面用线系上,也可以用棉签和糖等,放在口内或口边,用舌来舔等。

益蕊慈善基金: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zysx/100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