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脑瘫患儿中药蜡疗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痉挛性脑瘫在脑瘫患儿中的比例高达60%~70%,而肌张力增高是痉挛性脑瘫的特征,由于肌张力增高则出现活动受限、关节运动范围变窄,对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不能很好地完成,从而出现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并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降低肌张力是痉挛性脑瘫患儿首要解决的问题。我院年1月至年11月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中药蜡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1~3岁;对照组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10岁。两组患儿病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与分型均符合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诊断标准(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中华儿科杂志,,43(4):.)。 方法:全部患儿均给予功能训练、按摩、针灸、痉挛肌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再加用中药蜡疗,即把熔点为50℃~55℃的医用石蜡放至AK-L-蜡疗箱中并加入中药(钩藤、地龙、当归等中药粉剂),使其完全融化,将熔化的中药石蜡铺在油布上,使其成为厚度为2~75px的中药蜡饼,并冷却至45℃~55℃,敷于肌肉痉挛部位,再用布垫包好,50~60分钟/次,1次/天,20次为1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对肌张力进行评估。显效:MAS评分减少Ⅱ级以上,且主要关节提高20°以上。有效:MAS评分减少Ⅰ级以上,且主要关节活动度提高10°以上。无效:患儿病情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方法:两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二、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治疗组 对照组 注:u=2.02,P0.05 三、讨论 蜡疗通过石蜡的温热作用,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炎症浸润吸收,加速组织修复。通过机械作用,有利于水中的消散。通过润滑作用,可以护理皮肤,软化瘢痕[余绍卫.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技术规范使用手册(第2卷).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根据中医理论,小儿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辨证分型属血虚风动型。肝主筋、藏血,全身血液靠肝贮藏和调节,全身筋脉关节的运动功能有赖肝的精气滋养,肝的阴血耗损太过,肝阳升腾无制,阳化为风,虚风内动则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双腿交叉呈剪刀步,足尖着地,足跟悬空。或上肢腕指关节屈曲,肘关节内收。气血不足,筋脉和肌肉失去血液濡养而至肌软无力,不能独站。针对血虚风动之本,我科在石蜡中加入当归、钩藤、地龙等补血、解痉、祛风、通络的中药粉剂,利用石蜡的温热作用缓解痉挛,加之中药的补血、解痉、祛风、通络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增强了石蜡缓解痉挛的作用[孟晓慧,刘静,朱志萍.蜡疗对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和关节活动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8(15):.]。 观察与护理:?室温应保持在18℃~20℃,因患儿蜡疗时,治疗部位要充分暴露,易受凉。冬季注意保暖,夏季不要包的过紧,注意通风,避免因过热而发生痱子。?蜡疗前患儿应测体温,体温在38.5℃者暂停蜡疗。同时,观察患儿治疗部位有无皮肤急性感染和破溃,如有则暂停蜡疗。?操作中注意掌握蜡饼的温度,护士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与对热的耐受情况确定温度。前2~3次蜡疗者,石蜡的温度宜偏低,维持在45℃,患儿适应后再逐渐提高蜡饼的温度至55℃.蜡饼敷于肌肉痉挛部位,嘱患儿及家属15分钟内不得随便移动,尽量保持敷蜡肢体相对固定的位置。同时,护士必须站在患儿的床边观察10~15分钟,一旦患儿哭闹异常应及时打开布垫观察有无烫伤。④为了促进患儿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做蜡疗时患儿肢体保持正常体位放于蜡饼上,并适当包紧,外加带子固定,保持功能位。 原文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何雁梅、杨宏、白静蓉、伍蓉梅四位老师撰写,如有偏差以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