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的时候,我家小杨还是个小哭包,因为是早产儿,发育迟缓。可是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走路了。”看到孩子一天天变好,康复效果如此明显,小杨父母欣慰地说道。 近日,记者走医院儿童康复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病区,现代化的康复器材,宽敞明亮的康复室,医护人员亲切地和小朋友及家长交流……这一切,都给人温暖舒心的感觉。 医院儿童康复科是金昌市唯一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也是金昌市残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点,是全市首家针对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脑瘫、孤独症等患儿的专科康复医疗机构,承接0—17岁患有视力、肢体、智力残疾和言语障碍、孤独症等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训练。自年起开展省、市、县区残联儿童康复项目,累计康复治疗残障儿童余名。 据了解,小杨是个早产儿,刚出生时体重只有1千克,发育缓慢。今年2月,小杨父母将其送到医院,在儿童康复科开始了康复训练。医院的时候,小杨上肢下肢肌肉张力高,不会四点支撑,不会爬,精细功能落后,语言发育迟缓。经过治疗师6个月的细致康复训练后,小杨从四点支撑到两点支撑,从学习坐到自己爬,他的康复进展顺利,到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独立行走。 儿童康复科副主任韩霞说:“我们儿童康复科目前有康复训练室12间,康复训练设备60台(套),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医疗康复人员配备最雄厚的专业康复机构。截至目前,儿童康复好转率85%以上,家长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积极贯彻落实有关工作要求,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全面做好结对关爱、促进就业创业、精准康复救助、提升辅助适配等工作,不断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着力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丁建新说:“主题教育要突出‘实干’为先,我们要持续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凝心聚力促落实,着力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在民生实事、教育就业、康复托养、无障碍改造、文化体育等重点工作中做出实绩,努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张诗雅胡有春 原标题:《幸福不掉队~医院为每个残疾儿童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