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病因很多,既可发生于出生前,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胚胎期脑发育异常等;也可发生在出生时,如新生儿窒息、产伤等;还可发生于出生后,如某些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症等)引起的脑损伤。
我们现在提倡的科学合理的脑瘫治疗手段应是结合康复训练与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性治疗,康复训练分为术前与术后两种,术前康复训练是为了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术后康复训练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
手术治疗是解决一些仅凭康复训练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身体问题,比如肌张力过高、肌肉痉挛等等,但是需要记住一个脑瘫手术原则:必须先进行一期解痉手术,而后方能进行二期矫正手术,两者前后顺序不可乱。
我们目前多用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离断术),效果较明显。如果患者还存在关节变形、软组织挛缩等肢体畸形情况,还必须在FSPR术之后再行脑瘫二期手术(即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简称CP-MMA术),通过肌腱的延长、缩短和移位来调整四肢肌力和肌张力的平衡。
另外,颈总动脉剥脱术(简称CCA手术)在临床上可以全面改善大脑的功能,增强智力、记忆力和语言能力,降低肢体的肌张力(尤其是上肢),能缓解脑瘫儿发音不清楚或吐字不清、手足不灵活、行走不稳、流口水等症状。
脑瘫患儿手术后由于痉挛的解除,肌张力降低,必须注意加强肌力的训练,特别是加强负重肌力的训练,以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为主。此外,姿势与平衡能力的训练、站立及行走训练都要注意科学的方法。训练的时间一般需坚持6个月以上,在6个月以后部分挛缩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即脑瘫肌力肌张力调整术。
需要提醒一句,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是脑瘫患儿黄金康复期,如家长能对其早发现早治疗,完全有可能使部分脑瘫患儿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最晚不要超过一周岁。新生儿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的黄疸一般在产后2~3天出现,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如果产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就可能造成脑损伤,多表现为喜哭闹或不哭不闹,活动少、易惊、吃奶困难,此时就要及早进行运动训练及药物治疗,就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否则导致脑瘫后,家长就后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