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 http://m.39.net/pf/a_4305593.html 孩子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疼痛,但对于死亡的理解比较浅显,主要是害怕、孤独。他们的安全感,还来源于亲人的抚摸、喂食、嬉戏和微笑。在中国,针对儿童的临终关怀尚处于较大缺失状态。 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山东男孩小安,是这样走到生命尽头的:他一连向爸爸妈妈说了三声:“谢谢”“谢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接受治疗。”然后自己拔掉氧气管,三分钟后平静地离开了…… 医院周翾医生舒缓治疗团队的服务对象。从年10月起,医院血液病中心副主任周翾尝试着为患者家长提供电话随访、疼痛管理等,帮助孩子们度过人生中最后的还能获得的快乐时光。 在湖南长沙的“蝴蝶之家”,各种颜色的蝴蝶折纸被精心装饰在玻璃大门上。位于长沙第一社会福利院的“中国儿童临终关怀中心”(ChinaKidsChildrenHospice),由66岁的英国女护士金林创办,希望让这些患有脑瘫、胆道闭锁、肝腹水等重症而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们,最后一程走得不那么痛苦和孤独。 这里还有一面“蝴蝶墙”,一张张照片被嵌进纸蝴蝶的身体里。彩虹之上,是曾经来到世间又离开的孩子;蓝天白云中的孩子,是当下正在蝴蝶之家努力生长的小朋友。留在蘑菇上的,是那些从病危中收获奇迹、已经被收养的孩子们。 周翾团队、蝴蝶之家,是中国少有的为儿童提供舒缓治疗及临终关怀的组织。舒缓治疗(PalliativeCare),是指从被诊断为可能不被治愈的疾病开始,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以帮助患者对抗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直至临终关怀。 在中国,临终关怀已有缓慢发展。北京医院,医院;有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社区卫生站;在天津、上海,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深圳上海等地还出现了老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公益组织……然而,针对儿童的临终关怀,仍是少之又少。 蝴蝶之家的价值观,贴在金林的办公桌前。或许,它可以解释儿童临终关怀的意义:“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不管生命是长是短或是否为社会做出贡献;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爱、被关怀,以及在爱和尊严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