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家指出:宝宝这种生物,有时候爸妈会很烦:前一秒还是天使宝宝,下一秒就作得不像话了。确实,不少宝宝都有行为失控的时候,上蹿下跳或者爬来滚去的。 对有的宝宝来说,作或者皮都是暂时的,偶然的,但是确实有些宝宝发作起来很频繁也很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生活,这些宝宝就是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传说中"多动症"的宝宝。 来自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有9.4%的美国2-17岁儿童受多动症影响,其中有2.4%的2-5岁儿童和4%-12%的学龄儿童。同时,男宝宝诊断出来的概率,是女宝宝的2倍以上。 不管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患上多动症后,还会表现出别的症状,比如很难和兄弟姐妹或其他小盆友相处,这点就比较有麻痹性,会让爸妈觉得"我家宝宝内向/还小/不懂怎么和人相处……"这里不多展开,爸妈心里有个数先。 倒是很可能存在学习或语言问题,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会让爸妈很头疼,尤其是学霸爸妈,会很崩溃"难道我生了个小学渣?" 为啥多动症还会影响到学习? 因为,多动症是大脑的一种慢性疾病,源头出问题,宝宝自然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也不想的……",这学习效果你们说呢? 所以爸妈一定要重视起来,一旦宝宝确诊是多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影响到宝宝的终身:小时候学习困难,长大了就算找到工作,也很难好好做下去。 那么,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多动症呢?一般我们会从这3个症状的具体细节去对号入座 症状一、注意力不集中 1、经常很难集中精力;2、经常不听大人的指示;3、时候也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4、会犯很粗心的错误;5、经常没法完成大人交代的事情;6、自己的小房间或者玩具都弄得杂乱无章;7、经常忘记事情;8、一看到做点什么事情很费劲、要很努力才能完成,就想着逃避; 症状二、多动。 1、一直上蹿下跳或者动来动去;2、不好好坐,小屁股扭来扭去;3、经常会很烦躁;4、小话痨一个;5、在大人明确表示不允许的情况下,还经常跑来跑去、跳东跳西、爬得欢。 症状三、冲动性。 1、说话、做事经常不经大脑;2、不看看有没有车辆或行人,就直接冲上马路;3、经常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4、经常等不及就要去做什么、吃什么、玩什么的样子;5、经常打扰到别人;6、大人的问题还没做完呢,他就蹦出答案了; 这3组症状有点多哦。当然啦,并不是所有多动症的宝宝,都有3组的全部症状(那也太惨了吧),而是"3选1"或者"3选2"。 这当中,仅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话,症状比较暗落落,可能不会引起大人的注意或重视,因尤其是女宝宝,更容易被忽略。 为啥?因为这类宝宝通常看上去都不太活跃,有点自顾自,要影响也是影响自己,也就很少会破坏教室里的氛围或其他集体活动。 就算小盆友集了多动和冲动性这2组症状于一身,也往往会因为"小盆友嘛,都好动/男孩子不皮,还叫男孩子嘛"而被忽视。 只有少数3组症状全中的宝宝,因为症状实在太多了、太扎眼了,才会被人注意。 所以,不管你家宝宝是3选1还是3选2甚至3连中,持续6个月以上,稳妥起见,还是去看看医生吧。 对了,也有的宝宝会因为学习或家庭的压力,可能会出现一些多动的症状,爸妈要记得区分哦,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扣上"多动症"的帽子。 有爸妈就很纳闷了,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我们都很斯文呀,宝宝怎么会多动症呢?" 原因很多啊,下面这些都有可能: 1、控制注意力和活动水平的大脑部分水平较低。这个比较专业,需要医生判断,爸妈过一眼就行。 2、基因与遗产。 3、某些情况下,严重的头部受伤可能会导致多动症。 4、早产也会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 4、早产也会增加多动症的风险。 5、产前抽烟喝酒也容易增加多动症的概率。 6、在极少数情况下,环境中的毒素比如体内的铅,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那怎么治疗呢?常规治疗办法爸妈过一眼先: 长期管理计划(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 医生、父母、老师、护理人员、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宝宝之间的配合; 用药,;家长行为管理与培训等; 多久能治疗? 急,不能急。这些治疗可以改善宝宝的行为,但不能完全消除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的症状,同时大多数情况下,多动症会持续到成年时期。 医院专家温馨提示:爸妈也别灰心,只要调整环境和必要时使用药物,宝宝长大后还是可以正常生活的。就是治疗期间,大家都辛苦一点。 涂雪松主任 涂雪松教授,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从医50余年,医院、首都儿科研医院特聘专家,曾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附院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主任,在参加工作的几十年间,先后从事过儿童发育疾病、脑瘫、癫痫、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曾多次在英国、美国等国际前沿治疗峰会进行学术交流,临床经验丰富。 郑华主任 郑华教授,首都医科医院特级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儿科诊疗与研究40余年,各类儿科疾病治疗经验丰富。参加编写《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发育与行为儿科学》等数10部专著,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刊发论文50余篇,长期致力于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小儿神经发育疾病、儿童内分泌疾病国际诊疗技术的提升和发展,多次赴美、英、日、韩、德国等国参加儿科疾病高峰论坛和学术交流,并为多所国际知名医学院校聘请为客座教授,在儿科医疗领域享有盛誉。 邓欣主任 邓欣,知名儿科专家,医院特级专家,中华医学会会员,国际儿科疾病防治联盟成员。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在医院从事儿科工作三十余年,在儿童神经和儿童发育行为类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专业诊治:小儿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发育迟缓等发育行为科疾病,小儿癫痫、青少年癫痫、原发性癫痫、儿童症状性癫痫等各种癫痫疾病、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神经康复疾病。 刘士东主任 刘士东,医院门诊主任,对各类儿童疑难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一直从事儿科医、教、研工作,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张海涛主任 张海涛,医院门诊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会员,中国少儿医师协会理事,国际儿科联合诊疗中心特邀专家,首医院协作平台特邀专家。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的临床及科研成果,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刘莉主任 刘莉教授,主任医师,知名儿科专家,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作为访问学者跟随美国罗格斯大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主任进修学习。医院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专攻儿童孤独症等发育行为专科疾病。尤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语言迟缓、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袁菲菲执业医师 袁菲菲,医院执业医师,对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内分泌疾病、小儿精神心理疾病颇有研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性早熟、矮小症、癫痫、脑瘫等疾病治疗,临床经验丰富。 孙玥生心理咨询师 孙玥生,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治疗20年,擅长心理问题诊断,心理咨询、家庭治疗、团体咨询;对于情绪障碍、青春期问题、亲子关系处理经验丰富。在多动症、自闭症、抽动症、遗尿症、智力发育迟缓等病症、运用沙盘游戏治疗、绘画治疗、放松冥想均取得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