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悉心照拂全力帮助患者减缓痛苦的,是他们不辞艰辛、执着追求全力帮助病人快速康复的,也是他们大家都称赞他们是白衣天使却未必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今天,为民哥带大家走医院(下文简称“医院”)去听听外科门诊的故事 “疫情要防控,但也绝不能耽误救命” “您好,我被家里的狗咬了,现在还可以打狂犬疫苗吗?” “您什么时候被咬的?医院处理。” “我前天才回京,现在还没过隔离期。” “狂犬疫苗接种绝对不能耽误!虽然您还没过隔离期,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一定没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许多行业因此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医院外科门诊的狂犬疫苗接种服务却从未停止。这是因为,狂犬病的致死率是传染病中最高的,若不及时接种疫苗便会有致命危险。“疫情要防控,但也绝不能耽误救命!”外科门诊的医护人员这样说。 由于承担着为周边30万居民提供狂犬疫苗接种服务的重要职责,所有医护人员不敢有丝毫放松。一旦有被猫狗咬伤、抓伤的患者前来就诊,无论是本地患者,还是尚未满隔离期的外地进京人员,他们都会及时为之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绝不延误救命的黄金时间。 据统计,疫情期间,医院外科门诊平均每日接种狂犬疫苗20余例,共计为余例患者注射了狂犬疫苗。 直面风险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狂犬疫苗接种服务不曾按下暂停键,只是医院外科所有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他们还须处理好繁杂的日常工作、完成好繁重的值班任务。 伤口处置、骨折康复……每当有病人来到诊室,医护人员就立即忙个不停。为确保外科门诊急诊的接诊工作24小时不间断,外科的六名医护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值班工作。每人每周2次值班、每次值班24小时,面对这高强度、高频率的任务,他们从不曾退缩。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大家纷纷选择居家不出,外科诊室的医护人员却直面风险,顶住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毅然选择逆行。这个选择,为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为的是“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 当面临防疫物资紧张的情形之时,外科诊室的医护人员再次选择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即使在询问病人病史、检查伤口和治疗处理的过程中,有着接触到无症状感染者的巨大风险,但他们依然主动将防护服、N95口罩等物资让给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风险更高的诊室。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携手并进、共克时艰——这就是外科诊室医护人员的仁心,这便是白衣天使的本色。 人物剪影 5月里的一个傍晚,儿童福利院突然送来一位特殊的患者。这是一位10岁的脑瘫孤残患儿,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的他,只会躺着痛苦呻吟。值班医生对其进行CT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股骨干中断骨折,需立即用石膏进行固定。 但是,无法与患儿进行交流,这给诊疗带来了莫大的困难,可再拖下去,患儿会更加痛苦。应当怎么办?紧急时刻,值班医生只得拨通主任吴爱新的电话。这时,结束了一天紧张工作的吴爱新刚刚下班到家,便接到了同事的电话。仔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医医院。 “这里疼不疼?”在检查过程中,吴爱新试图通过观察患儿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进行病情判断。“来,咱们不哭,没事啊,一会儿就不疼了……”他一边用慈父般的温柔语气安抚着患儿,一边凭借35年的工作经验果断进行治疗。经过治疗,患儿的痛楚减轻了许多,但吴爱新依然不放心,直到得知患儿已完全安置妥当,医院。而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 在吴爱新的工作生涯中,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忘医者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多年来,吴爱新用他那颗炽热的医者仁心,浸润了一位又一位患者。 编辑:尹利吕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