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 有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如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早产儿,多胎,有新生儿呼吸困难,惊厥等。 运动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存在程度不等运动发育迟缓。轻者大运动发育尚可,但有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者需要注意。 姿势异常: 姿势分静止时与活动时两种。静止时姿势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活动时姿势异常在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与痉挛型最为常见,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反射异常: 反射异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某月龄该消失的反射继续存在,一是反射异常。 肌张力异常: 脑性瘫痪患儿所见到的肌张力异常有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肌强直及肌张力不协调。 辅助检查: 头部CT扫描、头部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对于脑瘫的治疗是越早小孩恢复的越好,因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造成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脑瘫一般是由于在产前、孕期由多种因素影响了神经中枢的发育所致。脑瘫常常还会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迟钝、行为异常、性格怪异、语言落后等症状,最明显的特征是运动发育落后。如果您觉得您的宝宝存在以上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的脑瘫诊断治疗,可是使小儿及早的接受治疗,免受不必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