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多年的康复工作经验,我认为每一个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大工程性质的康复,不亚于建设10栋大楼。减少康复时间,达到最佳康复预期。目前(FSPR手术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是对于此病的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 一、脑瘫患儿的评定目的 是结合患儿的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掌握患儿整体发育水平,障碍程度与特点,异常姿势与反射的状态,异常肌紧张的范围与分布,有无变形及痉挛等,康复评估不是寻找病因和进行诊断。而是通过徒手或使用仪器的一系列测量评估来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基础。强调整体评定的重要性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即脑的未成熟性和异常性,注意原发损伤和继发损伤。以正常儿童整体发育作对照,进行身心全面的评定。 二、评定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 1、体格发育评定。主要通过0-6岁的发育评估表,对患儿发育(头围,身长,体重等)测量看患儿比同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明确是否有畸形,挛缩等情况。 2、肌力评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儿主动运动能力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意义不大。当患儿会坐爬,站立,行走时,对其肌力评定就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了,能配合的患儿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法。 3、肌张力评定。人体肌肉和肌群之间存在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脑瘫患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患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所以对患儿肌张力评定非常重要。常做的相应检查有。硬度,肌张力增高硬度增加,被动活动时有发紧,发硬的感觉。肌张力低下时触之肌肉发软,被动活动时无抵抗感觉。摆动度,固定肢体近端,使远端关节及肢体摆动,观察摆动幅度,肌张力高时幅度小,肌张力低下时,无抵抗,摆动幅度大。关节伸展度,被动屈伸关节时观察伸展,屈曲角度。肌张力升高时关节伸屈受限低下时关节伸屈过度。常用的小于1岁小儿正常关节伸展度量表等 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静止肌张力检查:观察肌肉形状,硬度,肢体活动度和关节伸展度。姿势性肌张力:利用姿势转换,观察四肢张力变化。运动性肌张力:椎体系损伤时,被动运动时的抵抗始终增强切均一,称为铅管样现象。肌张力低下时出现蛙位姿势,W形姿势,对折姿势,倒U姿势,外翻,内翻,扁平足,站立腰椎前弯,骨盆定性差,导致走路左右摇摆似鸭子走路。翼状肩,膝反张等。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头背曲,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的坐位姿势,非对称性姿势等。 4、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所能活动的幅度如果是患儿自己活动所达到的范围称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如果是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关节所达到的范围称为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范围用量角器测量,脑瘫患儿肌肉易发生挛缩,出现关节变形,变形后造成肢体的形态变化。因此要注意测量肢体的长度及肢体周径。 5、反射发育评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原始反射:(1)觅食和吸昀反射(2)握持反射(3)拥抱反射(4)放置反射(5)踏步反射(6)躯干侧弯反射(7)。2)、姿势反射:(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3)紧张性迷路反射(4)调正反射(5)平衡反应.(6)保护性伸展反射(7)被屈反应。3)、病理反射椎体系受损可诱发病理反射,牵张反射亢进,踝阵挛和联合反应。4)、Vojta反射,对3岁以内患儿检测,有拉起反射,立委悬垂反射,俯卧位悬垂反射,斜位悬垂反射,Collis水平反射,倒立位悬垂反射,Collis垂直反射。 6、姿势与运动发展评定 1)运动年龄评价,发育落后是脑瘫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常用的运动指数MQ,Gesell,(UMQ、LMQ)。2).姿势评定(1)仰卧位(2)俯卧位(3)坐位(4)跪立位(5)蹲位(6)立位步行。姿势评定标准采用分级0-5级。3),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常采用GMFM量表,4),协调与精细动作评定。(1)鼻-指-鼻(2)指-鼻(3)对指试验(4)轮臂动作(5)跟胫膝试验(6)闭目难立征。 7、ADL能力评定根据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 8、功能独立性常用的WeeFIM。 9、感知认知评定(我自己改良量表)。 10、言语功能评定。 11.、特殊感觉障碍评定等,脑瘫患儿的评定需要耐心,仔细,全面,客观,科学,灵活(需要的可以自己制作适合儿童评定的量表),不能怕麻烦,否则拿到的结果,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重点的确定等会起反作用的,希望各位科室主任,中心主任,评估科主任慎重又慎重! 三、脑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 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的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言语认知能力,为将来生活自理和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奠定基础。其治疗原则可分为:早期治疗。综合手段,同时还要控制癫痫等并发症,可以采用任何以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技术,达到康复目的就好。医师指导,治疗师执行,家庭辅助等联合方式进行,可以使患儿能接受长期康复(有些家庭经济因素原因,会中断治疗)! 主要的治疗措施有运动疗法:常用的,Bobath法,Vojta法,上田正法基本原则是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及姿势。促进抗重力姿势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讲清技术的重点了。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反复体会,刻苦专研。物理因子:包括水疗药浴,电疗(高频,低频),超生波,传导热,高压氧等等。作业疗法疗法重点促进上肢功能,手功能,感觉知觉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言语治疗,针对言语发育迟缓,发音器官功能障碍,呼吸发音异常,构音运动异常,听觉障碍,交流障碍,咀嚼吞咽障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进行康复治疗。辅助器具及矫形器的辅助等中医康复:因本病属于五迟、五软、五硬范畴。治疗常以中药为主(我自己总结的醒脑痉挛消汤剂,效果神奇),头针为主(我自己总结的头七针,二十八位,现在儿科针灸科常用脑瘫15针等),体针为辅,按摩为辅的原则。 还有引导式教育疗法又称Peto法,是根据神经心里学的理论体系发展的。实施方法,分组,分班制定康复方案,内容等。心里康复,儿童的心里发育包括认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意志、情绪、情感、个性等方面康复,方法,控制——处理——治疗。感觉统合训练:重点对前庭及本体感觉进行统合性的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对患儿正确的抱姿,卧姿,坐姿方面的康复护理(国内缺乏专业的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脑瘫必须做好康复结局预测: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患儿的临床详细资料,根据我们自己的康复科室实际能能力及技术水平,进行客观,科学的预测。制定出也可以制定预测量表,量化的形式,进行辅助预测。 此类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千变万化,如何能够掌握治疗的重点,还需要我们整体的客观的科学的,长期的刻苦专研,努力学习,细心体会,不断提高自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技术,才能真正为这些脑瘫患儿改善残疾、残损,残障带来的困难,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刚刚开始,我们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知识的共同学习中,我还会有更多的技术奉献给大家,希望每一个为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同道,多关心我们的平台每一期推出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在这个平台,大家共同发展! 第四、分享病例 某女,6岁,年8月16日初诊。该患儿手足徐动,舞蹈动作,肌张力异常(增高),步态蹒跚摇晃左右摆动,斜颈,发音缓慢,面部表情异常,斜视等4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为进一步康复治疗转入我院康复治疗。西医诊断: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椎体系损伤。中西诊断:‘’痰瘀洛阻,脾虚气滞之萎症‘’。Hoffmann(+),Oppenheim(+),Babinski(+)Gonda(+),Gordon(+),Chaddock(+),Pussep(+)Romberg(-),Rossolimo(+)。肱二头肌反射亢进,膝反射亢进,Kneeclonus亢进,ankleclonus亢进。GMFM88项得分98分。改良ADL45分等。结合所有评定结果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针灸,头针七穴,配合体针大椎、至阳、内关,手三里,申脉,足三里,三阴交等随症配穴,按摩以松肩,扣肩,松碗,抬肩屈肘,分髋,髋内外旋转,髋骨束松解,按臀,压膝整足,捏脊,搬足等,中药:醒脑挛消汤。现代康复技术:促通技术综合运用(我自己总结的躯干、上肢定位控制法,效果显著),言语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物理因子高频,经脑颅磁等。经过4天5次治疗,徐动得以控制,下肢步态改善,言语稍有进步,斜颈无明显改善。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2月,各项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和提高,上肢徐动基本控制。继续治疗3个月,满意出现,嘱其,定期复查康复。坚持社区及家庭康复。 此类疾病病因复杂,症状千变万化,如何能够掌握治疗的重点,还需要我们整体的客观的科学的,长期的刻苦专研,努力学习,细心体会,不断提高自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技术,才能真正为这些脑瘫患儿改善残疾、残损,残障带来的困难,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刚刚开始,我们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知识的共同学习中,我还会有更多的技术奉献给大家,希望每一个为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同道,多关心我们的平台每一期推出的内容,多提宝贵意见,在这个平台,大家共同发展! 文章由“全球康复资讯”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整理:全球康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