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寒假,在西安南郊的一所高校里,某栋教学楼5楼的琴房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空荡荡的房间里,只见张凯奕正在熟练地操作手中的二胡,并且反复练习。谁也想不到这个如今被老师称为“琴魔”的男孩,竟然一出生就被医生诊断为脑瘫、外部性脑积水和先天性视力障碍。是什么改变了孩子的命运? 张凯奕表示自己每天早上练钢琴下午练二胡,基本一天都在琴房度过。正是靠着这种疯魔的劲头和热情,张凯奕圆了20年的音乐梦。而发掘自己音乐天赋的则是他的妈妈,正是妈妈何蓉坚持给儿子治疗以及不懈培养孩子的兴趣,才让张凯奕考上音乐学院,学习自己热爱的东西。 何蓉表示治疗儿子脑瘫没花多少钱,主要是靠物理治疗。出生时,医生告知儿子是脑瘫,那时候儿子左右不分,也不搭理别人。直到儿子3岁上幼儿园后脑瘫才有所好转,但依然存在学习上的障碍,不喜欢看书。 对于儿子为何会走上学音乐这条道路,何蓉表示也是因祸得福了,因为儿子患有先天性的视力障碍,在带儿子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建议给儿子报个不费眼睛的培训班,让孩子有一技之长。于是何蓉带着儿子报了省艺术馆的声乐班,发现儿子对钢琴的旋律异常敏感,自此发现了儿子有音乐天分。 张凯奕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妈妈何蓉靠着每月元的工资负担着儿子每周元的治疗费,经济状况很窘迫。为此,何蓉也先后换过5份工作,用微薄的收入,让孩子接受治疗和兴趣培养。在儿子上大学后,何蓉也应聘到儿子的学校,成为一名宿管阿姨,一边工作一边陪伴儿子。 看到何蓉对儿子的付出和爱,让人泪目。很多网友也表示当了母亲后就会变得异常坚强,还有网友致敬这样的母爱,觉得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真好。 是的,这个新闻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让我们对脑瘫儿有更多的认识。比如他们是可以通过治疗慢慢恢复地,也是会有自己的能力和天赋的。不像我们经常以为的他们似乎什么都干不了。关于脑瘫,以下几个知识,需要大家了解下: 1、“脑瘫”不等同于弱智 很多人以为脑瘫患者都是智力低下的,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其实大部分脑瘫患者只是运动受限,比如轻度脑瘫的人,看上去很正常,只是无法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当然脑瘫严重的确会残疾或弱智,但是不能狭隘地认为脑瘫只是关乎智力。 2、打针吃保健品无法帮助脑部修复 如果宝宝是两三岁后确诊“脑瘫”,根据现在的医疗水平是无法根治的。只能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来减轻孩子的痛苦,比如打针吃药等等。 3、早期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现在有医学研究证实,唯一可以帮助孩子脑部修复的良药是早期的康复训练。康复会给孩子大脑带来良性刺激,促进大脑加速修护和慢慢愈合。并且这种康复越早开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