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原本,这是一篇简短的消息稿,但是,看到脑瘫此病,顿感沉重,因为我们见过脑瘫孩子纯净的眼眸和难言的遭遇。
今天,聆听大咖讲座,共鸣的,是心灵的启迪;无奈的,是生命的残缺;感动的,是大医为追求完美而奋斗不息。他们初心不改,他们精益求精,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医道,为实现一个个家庭的健康梦而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为苍生,牢记使命壮志行”正是他们的写照。
健康大河南讯:(朱振江/文方帅/图)3月的郑州,草长莺飞,满街芬芳。24日上午,享有“东方脑瘫外科之父”之称的徐林教授莅临郑州,为“华中脑瘫外科中心”揭牌,这是中国最前沿、最先进的脑瘫治疗技术在中原大地的扎根,这意味着河南患者不出河南就可以享受到世界前沿脑瘫外科手术及康复治疗。
据悉,“华中脑瘫外科中心”是医院(医院)与北京医院联合建立。徐林教授作为北京医院骨科中心的主任,亲医院郑州院区为中心揭牌,参与揭牌医院脑瘫外科主任穆晓红博士,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高延征教授、医院院长李无阴教授等嘉宾。 “华中脑瘫外科中心”揭牌仪式
穆晓红博士在揭牌仪式上做了精彩演讲。她指出,脑瘫治疗,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救治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我们只要携手前行,一起帮助孩子,扶孩子一把,就可能让孩子站起来,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健康中国之大计。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穆晓红博士指出,中国脑瘫患者超过万人,每年新增近10万人,中国脑瘫患者世界第一,河南脑瘫患者全国第一,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的增加,脑瘫形势更加严峻,脑瘫致残性强,更是严重的“医疗负担病”。
然而,中国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外在形势,更让人担忧的是残酷的治疗现状,治疗脑瘫,各个学科孤军奋战,都在为自己的单一治疗而努力着,各类治疗方式相互排斥和抵触,对一个脑瘫患者,到底是手术治疗还是康复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大家各执一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专家共识,这造成了中国大多数医生的困惑,也令广大的患者迷惑。更让人担忧的是,医院乘虚而入,搜索引擎随便搜索脑瘫,就能看到不科学、医院和知识,这给多少家庭造成了身体、心理、经济的创伤。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健康科普者,我们深感大众健康知识的匮乏,大众无法对自己疾病做一个相对合理和准确的判断,这篇稿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传播科学知识,分享健康理念。 徐林教授到医院肢体功能重建科,为三位特殊脑瘫患者进行现场会诊
面对纷繁复杂的脑瘫治疗形势,徐林团队提出了脑瘫外科治疗与康复的一体化模式,徐林教授指出,脑瘫必须走大康复理念,三分手术,七分康复,坚持走“术前康复、一期的SPR手术、术后康复、二期的矫形手术、术后康复”的模式,这样的模式,直接的结果就是让疗效1+1大于2。
这样的模式,是徐林教授研究几十年的结果,年,徐林教授成功完成第一例颈段SPR术,这是国际上最早的颈段髓外硬膜内SPR术,对我国脑瘫外科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徐林教授强调,脑瘫治疗有三要素,一期SPR术要有效解除肌张力,二期矫形手术要做到矫正畸形,之后是实用的康复,徐林教授团队的经验是:手术分两期进行,两期手术之间的半年,是康复的黄金时间段。 李无阴院长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从第一例手术至今,徐林教授历经近30年的磨炼和洗礼,穆晓红博士总结:徐林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所治疗的患者,有的考上了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成为国家栋梁,降低了致残的发生率,减少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所以,规范化治疗脑瘫谁主沉浮?不是单一的骨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康复科的事情,脑瘫治疗必须要跨界,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这是“东方脑瘫外科之父”徐林团队掷地有声的经验,相信这经验会让多少在疾病大海里挣扎的父母看到希望,让多少被上帝遗弃的孩子有了温暖。 徐林教授(右二)、穆晓红博士(右一)与高延征教授(左二)和孙永强教授(左一)合影留念
正如医院院长李无阴所说:“河南每年新增脑瘫患儿例以上,北京医院是我国脑瘫外科医院,在脑瘫治疗方面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治疗模式,而华中脑瘫外科治疗中心的成立,必将推动河南乃至整个华中地区脑瘫外科与康复的一体化发展,提升小儿脑瘫诊疗及康复水平,服务更多的脑瘫患儿,造福更多的家庭。”
这是中原父老的福音。这福音联通北京与郑州,这福音联通中原18地市,这福音辐射华中大地,这是规范化诊疗的福音,这是展望明天的福音。 相关阅读: 常吃这种口味的人,寿命更长、远离疾病!爱吃的人要注意了 腰围越大,寿命越短?8个字、6句话,记住了健康长寿过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