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又名:医院)位于春城昆明市中心著名地标金马碧鸡坊旁,筹建于年,年正式开业,是云南省最早医院。现已成为云南省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中心,是集医疗、科研、教学和紧急救援为一体的医院,是医院、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单位。医院现有总院、医院新医院医院(规划筹建中)3个院区。总院占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医院。开放床位张,共有63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23个,云南省临床医学中心6个,以及6个省级创新团队,3个省级内设研究所,4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22个省级研究中心。现有职工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名,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教授和副教授)人,硕士博士生导师名,有国贴、国突、省贴、省突等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人。年门诊量.02万人次,出院量12.4万余次,手术量9.18万台次。年在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全省第一、全国第68名的好成绩。同年,跻身“中国医疗机构品牌传播百强榜”50强,在国家/医院排名第33位,医院。-年,共获得省部级和厅级科研成果奖6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0项,省部级和厅级科研项目项。联合创办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现已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名,硕士研究生名,博士研究生48名。近3年,医院积极推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知名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设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8个,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专业骨干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基地和培训中心9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8个,承担着柬埔寨、老挝、医院管理及医务人员进修培训任和昆明理工大学等15所院校的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任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1个及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1个。已经建成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突出仿真训练特色,现有25个专业35名医学模拟师资,年培训考核近2万人次,为各级、各类医疗技术人员和医学生搭建全面的临床教学培训级考核平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于年成为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年普通外科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和内科老年医学成为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专科培训基地,目前有在培专科医师35人,国家级专培师资34人。按照国家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专培”)试点专科招收工作通知要求,现就我院级专培招收工作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招收原则(一)公开公平、自愿参加、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二)面向全国招收,重点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二、招收专科及名额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内科老年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普通外科学等4个专科,年共计划招录13人。三、招收对象(一)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取得合格证书并自愿参加专培的临床医师,招收专业来源见附表。(二)未参加过住培但已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临床医师,根据工作需要,经单位同意后,可自愿申请参加培训,申报专科应与本人所在的临床工作岗位相符合。附表专科招收来源和培训年限
专科名称/代码
招收来源
培训年限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完成内科住培
3年
内科老年医学/
完成内科住培
2年
新生儿围产期医学/
完成儿科住培
3年
普通外科学/
完成外科、神经外科方向、胸心外科方向、泌尿外科方向、整形外科方向住培
2年
四、专科简介(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省一院PCCM)成立于年,是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云南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云南省呼吸内科临床重点专科、钟南山院士工作站、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单位。建设有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微创检查及介入治疗、呼吸道病毒检测、诱导痰检测、肺功能检查、云南肺癌基础研究、呼吸系统慢病管理、睡眠呼吸疾病诊疗等几个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为特色的亚专业组。科室现有床位张,其中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床12张;医技护人员80名,其中医师34人,护师(士)44人,技师2人;博导1人,硕导4人;在研科研基金15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影响因子≥70),中文核心期刊16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年4月申报成为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二)内科老年医学()医院老年医学科/干部保健科于年成立,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老年病专业科室。现开放病床张,科室由5个病区、12个亚专科、多个特色门诊及护理专科门诊、重症监护室、老年康复治疗室、独立功能检查室组成。科室有医护技人员共名,医师67名,护士名,技师3名;主任医师14名,副主任医师15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53名;博士及在读博士9名;硕士及在读硕士47名。医院老年医学科已通过国家级老年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验收,是“国家老年中心云南分中心”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合作单位”、云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国家级老年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云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云南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保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厅级项目17项,获得国家级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7篇,发表北大核心期刊45篇,普通期刊,70余篇;获得省级三等奖2项,获得厅级二等奖2项,获得厅级三等奖4项。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教学合作关系。目前,科室在新门诊大楼开设:老年病多学科诊疗门诊、老年病综合评估门诊、全科门诊、骨质疏松门诊、记忆门诊、头痛门诊、缓和医疗门诊、老年心理咨询门诊、脑血管病门诊、老年康复门诊、戒烟门诊等特色门诊;开设了老年心血管、老年呼吸、老年神经、老年消化、老年内分泌等老年病各亚专业门诊。老年医学科医师均为一专多能,“以病人为中心”,以综合评估为基础,进行全面的预防、治疗和分层管理,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院建立了骨质疏松、脑卒中筛查与防控、非酒精性脂肪肝等MDT团队,为老年常见多发病进行多学科诊疗;科室内每周开展老年病综合评估、多学科联合查房,从各亚专科及心理、营养、药剂、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多角度讨论多病并存老年及疑难重症患者,提出各交叉学科间的诊疗建议,解决诊疗过程中的难题,拓展老年医师的整体医学思路。此外,科室将在安宁投入使用的新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拥有普通床位张,康复养老功能床位近五百张;将开展老年病分层管理,从临床危急重症的诊治、中长期照料、到临终关怀,形成面向东南亚“医、康、养一体”的老年医学中心。(三)新生儿围产期医学()医院儿科成立于年,是云南省儿科学会和云南省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云南省儿科重点学科及省儿童疑难疾病研究中心,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新生儿与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云南省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住院部分为普儿区、新生儿病区及PICU三个病区,设有新生儿、肾脏、神经、内分泌、风湿免疫、呼吸、心血管、血液、康复、消化等专业组,其中肾脏、神经、内分泌、风湿免疫及临床营养等专业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单位。科室目前共有编制床位总数张,业务用房面积.5平方米,现有医护人员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14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7人,博士3人(其中2人在读),硕士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获科研成果5项。新生儿病区具有省内领先水平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新生儿及早产儿急危重症的抢救规范和流程,提高了危重新生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肾脏组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肾穿技术,为难治性肾病的治疗及复杂肾脏病的诊断取得了权威的依据,填补了省内的空白。内分泌组对儿童性早熟,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方面居省内领先水平。神经组成立了脑电生理室,耳声发射检查室,开展了智力评估,脑瘫康复治疗,动态脑电监测、振幅脑电图、生酮饮食治疗难治性癫痫等技术,对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接近国内领先水平。消化专业开展了经胃镜辅助下放置鼻空肠管治疗胰腺炎,风湿免疫专业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风湿病免疫病规范诊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儿童风湿免疫病临床诊治工作在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立于年,是“云南省新生儿科学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云南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国家级新生儿围产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2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5人次到美国、英国、以色列、日本等发达国家学习。现编制床位55张,实际开放床位70张,其中NICU病床26张(待年12月我院二号住院楼投入使用后,新生儿开放床位增至张,NICU床位增至46张)。每年收治来自全省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危重新生儿余人次。NICU开展HFOV机械通气技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亚低温治疗技术及动态脑功能监测技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换血技术、肺动脉高压的综合治疗技术、极低与超低儿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技术及PICC技术、有创血压监测、脐静脉、脐动脉置管术和床旁超声监测,高危儿随访及康复治疗技术等,提高了危重新生儿及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极低体重儿存活率95%,超低体重儿存活率80%以上,达到国内发达地区水平。成功救治最低出生体重g。国家级新生儿围产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配备了完善的监护抢救转运设备,无创呼吸机及常频、高频呼吸机,脑功能监护仪和亚低温治疗仪。在研科研基金5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36篇。(四)普通外科学()医院普通外科是我省建立最早的临床专科。自年建院即成立至今,历经近80年的发展,我国著名的数位医学专家曾在我科工作。经数代医学家的努力积淀,目前已建成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专科,专科特色鲜明,研究领域广泛,是医院的重要学科。从年至今,是云南省普通外科专业临床重点专科、云南省胃肠外科创新团队、云南省肠外营养研究中心、云南省普通外科学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医院微创中心、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黎介寿院士工作站。普通外科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包括普外一科、普外二科、肝胆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中医肛肠科、重症医学科(ICU)和麻醉科等病区。秉承“大专科、亚专业”的格局,建设有胃肠道疾病、肿瘤、介入和腹腔镜微创、血管、肝胆胰疾病、乳腺甲状腺疾病、肛门肛管疾病、重症医学和麻醉等几个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为特色的亚专业。全基地共有医护人员人(医师人,护士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床位张,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教学器具。近五年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重点项目和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基金多项;发表论著篇,其中SCI论文23篇,北大版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等期刊篇。五、报名程序本次专培招生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报名时间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拟参加专培人员需于年7月20日至8月4日,登陆中国医师协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