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髋关节屈曲紧张多见于痉挛型四肢瘫患儿,临床表现为髋关节不能充分伸展。 其原因是由于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腰方肌和伸颈肌群全部或部分紧张、痉挛,而作为这些肌肉拮抗肌的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腘绳肌、颈屈肌肌力过弱,从而造成髋关节屈曲紧张。 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髋关节屈曲紧张对患儿翻身、膝立位、站立和行走等功能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对坐位影响较小。 在不同的体位上有不同的表现: 1.仰卧位 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所以很难保持腿的伸直状态。由于骨盆的屈曲紧张而致下腰部抬起,使躯干成为所谓的“桥”形。 2.翻身运动 因为髋关节的屈肌紧张,使其伸展发生困难,所以患儿只能以屈曲髋关节的方式进行翻身运动,使从仰卧位向俯卧位的翻身活动发生困难。 同时,由于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臀大肌过弱,使抬起臀部的活动发生困难,也是影响翻身运动的原因。 3.坐位 由于髋关节屈曲导致坐位的基底面积窄小,影响坐位功能的发育。 4.膝立位 患儿不能维持竖直的膝立位,在扶持下使其成为膝立位时,表现出明显的髋关节屈曲和臀部向后方凸出。此时患儿常常由于难以维持膝立位而将臀部坐于下肢上。 5.立位 患儿由于髋关节屈曲使身体重心在其身体的前方,表现出踝关节跖屈和膝关节过度伸展。 6.步行 由于上述的身体重心和踝关节等问题,导致患儿不能充分地抬起下肢,使步行发生困难,出现尖足或外翻尖足,步态异常,步行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咨询产品或服务,扫一扫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