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瘫儿妈妈的启示99的孩子最终平

发布时间:2020-10-3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http://m.39.net/pf/a_4786432.html

来源: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9)

前几天,我们收到一个家长的求助:

“孩子很平庸,我非常失望,该如何调整,积极面对?”

这个妈妈还说,从小她的父亲就对她非常严苛,要求她样样出色,她很不喜欢这样的教育。

可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本想做个平和的妈妈,可不知不觉,自己却越来越像父亲,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

字里行间,裹不住的焦虑、急切地求助扑面而来。

这个留言,让很多妈妈都有种感同身受的共鸣感。

面对不领先、不拔尖、没有数一数二能力的孩子,爱之深,责之切,心里不免对孩子失望。

无法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更无法接受孩子的平庸,也正是身边很多父母焦虑的最大来源。

收获一个平庸的孩子将会是个大概率事件

曾看过一个实验,是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的研究成果,他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如果父母身高较高或较矮,他们下一代还会这样吗?

第二个就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成就问题:如果父母高成就,孩子能维持这种高成就吗?

实验结果是:如果父母身高非常高或非常矮,孩子在大概率上,会向正常状态偏移,可能会比正常人高或矮一些,但大概率上不会像父母那样高或那样矮。

孩子的个人成就,也跟这个趋势一致:父母成就高,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只有36%。

尽管这个概率,比正常家庭孩子高成就的概率多一些,但也是表现出了回归常态的趋势。

也就是说,无论父母高矮、成就如何,孩子大概率的走向,都会靠近“大多数”的正常状态。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是普通人。

而那些不太普通的人,他们的下一代,也有很大概率会向普通人的行列跌落。

我们期望孩子成功、优秀,这本没有错,但如果想要把这带有祝福和期盼性质的念头变成真的,恐怕真不是一件易事。

承认孩子平凡

父母才更容易心平气和

孩子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能承认孩子平凡,抱着孩子不凡的执念,疯狂改造孩子。

前两天,看到一则获奖反思动画短片《继承者》。

一个男孩的房间里,光线黑暗,这大概寓意着孩子看不清未来的现在。

男孩穿着宇航服的照片,全家其乐融融的合影,在黑暗中,被父母揭掉,继而被奖状取代。

男孩喜欢的火箭玩具,被无情夺走,换上了奖牌。

男孩喜欢的游戏机和玩具,也都相继被收走……

男孩坐在书桌前,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房间和生活,被父母改头换面。

放弃了自己意志,在父母高期待下成长的男孩,这下总该看到前途了吧。

果真,房间亮了起来,四周的墙上,贴满了奖状和勋章,男孩的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

可此时,男孩却发现,自己的手脚都被拴上了提线,他呆头呆脑,机械地向上攀登。

最后,竟成了一具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

视频看得让人不寒而栗。

被父母高期待,严操控下的孩子,有了看得见的过人成就,可痛苦麻木的童年,又让孩子过早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记得作家陈丹青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不是说,对待孩子,我们要放任不管、静待花开,而是要根据孩子本身的水平,给出更合理的期望值。

因为太过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就像拔苗助长一样,会在父母盲目操控下,最终适得其反。

即便孩子平凡

也不代表我们要放弃

记得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位保育员老师,年龄有点大,但温柔又有爱心。

有次深聊,老师说起她自己的孩子:

她的第一个孩子,几个月时发现脑瘫,那时医疗啊、康复啊都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孩子一岁多离世了。

休整两年,老师要了第二个孩子,可是很不幸,第二个孩子依然也是脑瘫,依旧在一岁多离世。

过了几年,老师鼓足勇气要了第三个孩子。

很幸运,孩子很健康,可唯一的缺憾是:孩子长到上学时,脑子没有那么“灵”,总显得不开窍。

起初,老师也很着急,她想要这来之不易的孩子优秀!

她逼孩子晚睡,死记死学,题海战术,直到孩子不堪重负,一场重感冒加心肌炎差点要了他的命,老师才幡然醒悟。

孩子有他自己的节奏,强加改变,不是“为他将来好”,而是在“剥夺他现在的能量”。

孩子痊愈后,老师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却没有放弃孩子。

在孩子能尽力的范围内,她帮助孩子,辅导孩子,鼓舞孩子。

孩子没有变得更好,却也没有落后,依然很稳地走在“大多数”行列。

虽然后来老师的孩子最终也没能出人头地,依然随大流地上了普通大学,找了普通工作,组建了普通家庭,过着普通人一样有喜也有忧的日子,可老师却觉得:孩子能健康平安地生活,就是最大幸福。

失去过的老师更懂得珍惜,也更容易活的通透。

而我们的孩子,即使最终无法出人头地,可也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他。

因为除了要拔尖领跑,考好成绩,有高成就,孩子能平安健康地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出幸福,才应该是父母不放弃的教育初心。

接纳平凡,才能把生活过得不凡

周国平曾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的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的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今年4月,上海一所大学的宿管阿姨梦园被很多网友视为“励志典范”。

49岁的梦园阿姨,本是来上海“陪读”的,可宿管的工作,业余时间还算充裕,梦园阿姨就萌发了和儿子一起考研的念头。

备战多天,阿姨的儿子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她也被广西大学录取。

阿姨每天早晨上班前学习3小时、坚持天天背单词的事,也被网友们“挖”出来,被学校的学生们当做楷模。

作为普通人,虽然我们站在人群不起眼,但如果能调整好心态,带着一颗匠心去认真对待工作,让这份匠心闪耀光彩,依旧能创造不凡的闪光点。

很多人,他们都在不起眼的人群里,但他们,不平凡。

记得四中校长刘长铭说过一段话:

幸福就是成功,普通不等于平庸,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不是只顾享乐、追求平庸,而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感受爱与被爱,体验到创造、创新带来的幸福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爱,体验幸福,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一个孩子最大的成功。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不丢人!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难以达成这样的目标。

孩子优秀,我们开心,孩子成为不起眼的大多数,父母也不该慌张恼火。

无论哪种生命状态,孩子尽力做,我们努力过,能让生命陪伴、共同努力的过程中绽放光彩,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回复“严厉教育”,可以看到更多相关文章

如果同意本文观点,欢迎转发

今日互动话题

你会逼孩子努力学习吗?

▼▼▼

积木福利

本期奖品

绘本:《魔法森林的秘密》

获奖规则

1.点击右下方“在看”小标+留言区评论今日的互动话题。

2.截止12月13日中午12:00,完成以上2项且点赞前2的用户免费获得以上绘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buaw.com/jbwh/10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痉挛性脑瘫